烏克蘭留守企業持續營運 無懼砲火撐起國家經濟

烏克蘭遭到俄羅斯砲火猛攻,但仍有少數企業留守國內持續營運,維持烏克蘭的經濟量能。還有在東京奧運拿下空手道比賽銅牌的選手加入軍隊作戰。不過部分到日本依親及定居的烏克蘭難民,因為臨時難民政策不完善也衍生諸多不便,像是一部分的人就遭遇生病卻無法就醫等難題。

打開辦公室的門,員工安靜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用電腦辦公,但只要空襲警報一響起,員工們就會轉移陣地,進入地下的防空洞中繼續工作。

烏俄戰爭開戰即將滿2個月,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一度成為俄軍炮火轟炸之地,造成許多居民逃難到鄰國。但當地也有能遠距工作的IT企業嘗試繼續維持工作,並提供會議室跟飲食,讓員工、員工家人跟鄰近難民甚至是他們的寵物有個臨時避風港。

哈爾科夫分公司職員說道,「雖然現在是睡在地板上,但相較於其他地方有的人連家都沒了,這裡還是很好的,希望有一天能回自己的家裡。」

這家IT企業約有150位職員,專門為許多公司開發專用軟體跟APP。烏俄戰爭爆發後,為了讓公司能持續維持營運,公司負責人哈利特諾夫重新組織公司體制,讓沒有受到出國禁令限制的員工分頭往奧地利、瑞士、跟波蘭避難。並且善用視訊進行遠距會議,讓員工能在不同國家工作同時也增加在國外的業務客戶,保持公司營收。

另外,公司還增設其他部門儲存各地生活、醫療物資,協助整理,送到戰火猛烈地區的難民手中,成為支援國家的企業之一。

IT企業負責人哈利特諾夫說道,「我能將公司留在烏克蘭持續發展,為了防止國內經濟進一步崩潰,這對戰後復興也能起到貢獻作用,我相信這也是我們該做的事。」

烏克蘭企業想為國家盡心盡力,也有個人國民想為國家奉獻。在東京奧運拿下空手道男子75公斤級銅牌得主霍魯納為了捍衛國家,決定放下選手身分進入軍隊。

東奧空手道男子75公斤銅牌得主霍魯納表示,「我們能選擇是要出境避難或留下來,但我選擇留在烏克蘭,如果我要留下來就希望能有所貢獻,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這裡穿著這身制服。」

為了留在國內所需的經費,霍魯納選擇賣掉金牌換錢用以支援國家。另一名東奧帕運獨木舟金牌選手耶梅利亞諾夫,也賣掉金牌用以支援保家衛國的人。

至於日本,過去1個多月來已經有超過500位烏克蘭難民陸續入境依親,各地機場隨時都會出現親人相見的感人畫面。曾來過日本留學的基輔居民奧琉嘉透過日本朋友幫忙,1家3口只帶著3個背包抵達日本落地生活。到日本前,奧琉嘉幾乎都在家中地底的防空洞生活,隨著戰爭砲火增加才決定到日本避難,所幸落地後靠著地方政府跟朋友協助,讓生活變得穩定多了。

赴日烏克蘭難民奧琉嘉說,「(當時)非常的危險,考慮到小孩的性命跟將來,覺得還是出國避難比較好。」

雖然有不少烏克蘭難民赴日生活,但日本政府的臨時接納制度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讓難民生活上也出現了課題。像是語言不通需要學習日文,醫療服務也暫時無法使用。嫁給日本人的卡特莉娜,雖然將媽媽瑪麗亞接來居住,但媽媽卻因為沒有日本戶籍謄本跟國民健保無法去看病要申請資格,但就連地方政府也不知道怎麼辦理。

區公所相關事務負責人表示,「因為妳們住在三鷹市,基本上可能要去三鷹市公所,在東京都那邊有烏克蘭難民相關,所有相應服務的窗口,所以那邊應該也可以聯絡,我想能先詢問東京都跟三鷹市兩邊,隨著需求內容不同,可能也須詢問不同的機構。」

另外,還有部分難民透過日本NPO非營利組織表達想赴日的請求,但疑似因為語言不通也沒有親友在日本,讓地方政府也因為中央政策不完整,無法協助難民入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