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Day6/逾50萬人出逃 歐盟27國擬提供烏難民3年居留、工作權
躲避戰禍的烏克蘭人搭乘火車、巴士,有的開車,大量向西逃往鄰國。聯合國統計已經有50萬人離境,其中超過30萬人抵達鄰國波蘭,邊境關口梅狄卡,主要難民中心普熱梅希爾市,從早到晚人車不斷湧入。由於車陣太長,等待太久,許多人轉往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摩爾多瓦,這些鄰國也各自接收了好幾萬人。
羅馬尼亞烏克蘭難民克里斯蒂安提到,「我們花了3天才從基輔到波蘭邊境,開車約是8小時的路程,卻用3天,這是不可能的,道路完全擁擠塞住,我們一邊開車一邊哭,因為看到人們有多麼絕望。」
老弱婦孺冒著低溫寒冷等候其他親屬團聚,或準備轉往其他地區,十分辛苦,歐盟27國研議為他們提供3年的居留以及工作權。
德國宣布接收所有烏克蘭難民,德國鐵路公司免除烏克蘭人從波蘭入境的車票費用,車站還有志工熱情協助。希臘雅典也有兩輛大巴士抵達,年輕的婦女把七歲女兒送來交給母親照顧,隨即準備回國加入抗戰。
烏克蘭35歲難民席達說,「烏克蘭人不會放棄,烏克蘭人會戰鬥到底。」
去年八月塔利班取得阿富汗政權時,隨歐美國家安排撤退到烏克蘭的阿富汗人,不敢相信半年內又面對另一場戰禍,必須再次踏上逃難之路。一名曾為加拿大部隊工作的翻譯,全家正在烏克蘭的旅館中轉,卻官僚程序拖延,難民文件過期,現在沒有經濟援助也無法逃到任何其他地方,呼籲加拿大政府趕緊負起責任。
還有一群處境尷尬的是烏克蘭境內數千名的非洲或印度、土耳其裔等非白人族群,其中包括大量非洲留學生,控訴在撤退前往波蘭時,遭到烏克蘭跟波蘭兩邊官員的差別對待,搭車被阻擋,通關遭拖延,讓他們在低溫下長時間等候。
在基輔工作土耳其人伊迪雷表示,「烏克蘭人都可以輕鬆通過每個檢查站,每個通道,每個門,但我們總要等待一、二、三個小時,而且我認為總有些歧視,種族主義。」
非洲聯盟28日表示,難以接受對非裔民眾的差別待遇,認為這帶有種族歧視且違反了國際法,波蘭駐聯合國大使則全面否認有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