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美日澳500多萬顆蛋 農委會:天氣劇烈變化是這次蛋荒成因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因應國內蛋荒,農委會向加工業者調度庫存,近日以美日澳等國的進口雞蛋回補,主委陳吉仲表示日本進口雞蛋,從禽流感非疫區三重縣進口,對於蛋農的補貼會延長至3月中,目前評估可望在3月中下旬改善蛋荒問題。
國內雞蛋從去年10月起產量直線下降,幾個月來儘管加強調度仍供不應求,先前請加工業者釋出庫存應急,近期農委會打算從美日澳進口雞蛋回補500多萬顆,其中日本從非疫區單一牧場進口300萬顆。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這是來自三重縣的只有一家的畜牧場,離最近有禽流感疫區的地方的距離至少超過150公里。」
一方面應急,另一方面則要加快國內復養速度,農委會先前提高產地價格每台斤2元、外加補貼3元,政策將實施至3月中旬再評估是否延長,雞農正逐步提高產量。
中華民國雞蛋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吳天福認為,「那個養的意願有提高,因為我們飼料成本增加,可是你蛋價沒有起來的話,農民就會停養還是棄養。」
不過補貼只給雞農,協助調度的蛋商卻無獎勵,蛋商坦言只能共體時艱。
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高傳謨提到,「大家共體時艱,應該再半個月後 ,如果那個產量有比較恢復以後,可能大家會紓緩一點。」
農委會澄清此波蛋荒並非去年疫情時獎勵淘汰母雞導致,天氣劇烈變化才是關鍵。主委陳吉仲舉例去年產地彰化溫差超過10度的天數,比前一年多14天,雞隻染病死亡增加近3成。不過這也凸顯無現代化設備的蛋雞場,難以應付氣溫劇烈起伏的天氣型態。
為此,農委會打算比照百億養豬基金模式,爭取預算協助蛋雞場轉型、建置冷鏈設備等,才足以因應極端氣候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