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擴大試管嬰兒補助 不孕症治療人次增7成

國內擴大不孕症補助方案對象,去年下半年和108年同期相比,不孕症治療人次成長七成。台灣生殖醫學會指出,國內多胞胎率很高,這是因為不孕症治療費用昂貴,多數夫妻都想植入多胞胎,希望一次就成功,但其實對母體和胎兒風險都很大,補助上路後,接受植入胚胎數小於2的夫妻也越來越多。

接受不孕症補助夫妻江小姐說,「我自己都遇上了卵巢早衰,又遇上了有子宮內膜異位,會不會其實成功率還是很低?」28歲的江小姐和軍人丈夫歷經懷孕流產,等待了將近2年,去年接受補助,終於傳來好消息。」

政府從去年7月開始,擴大不孕症補助方案,從過去補助低收及中低收入戶,擴及對象到不孕夫妻一方具有我國國籍且妻子未滿45歲者,上路半年多來,國健署統計不孕症夫妻治療人次,與108年同期相比,成長七成。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指出,「去年的7月1日到今年的2月7日的統計,總共有將近2萬8千對的案件,我們透過審核通過合格,可以執行總共也有1萬4千多件,總共大概(補助)超過10億。」

台灣生殖醫學會指出,我國夫妻每次植入胚胎數小於2的比例原先只有7成,但補助上路後,去年下半年已經有高達93.3%,這是因為不孕症治療費用高昂,過往夫妻想法大多是植入多胞胎,一次就成功不要失敗,但其實對母體和胎兒而言風險很大。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明哲提到,「譬如說母親的妊娠毒血症,會增加至少兩倍以上,而且她可能會剖腹產機率也增加,那其實對胎兒更危險,早產機率是4到5倍,然後低體重的也是4到5倍。」

少子化儼然成為國安危機,國內約有10%到15%夫妻面臨不孕問題,平均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國發會推估龍年有近23萬名嬰兒出生,但到虎年將遞減到14萬9千名。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