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

  • 台灣每7對夫妻 即有一對有不孕困擾

    |生活

    在台灣平均每7對夫妻當中,就有一對遭受著不孕困擾,生殖醫學會調查更發現,台灣夫妻從備孕、診斷不孕、接受生殖治療到成功懷孕平均得花上6.1年的時間,醫師表示,有9成以上的備孕民眾認為只要身體夠健康,生育能力自然就會好,但其實女性卵巢功能與男性精子品質在30歲之後都是逐年下降,即使採用生殖技術,40歲後的人工受孕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也僅30歲時的二分之一

  • 政府補貼人工生殖 同志團體籲修法開放同志權益

    |生活

    政府近期考量是否要開放海外的不孕夫妻來台接受治療,同志團體點出,依法而言同志族群想做人工生殖只能到其他國家,呼籲要修法,讓同志也有平等機會在台灣就能人工生殖。

  • 肯亞不孕婦女易遭歧視、家暴 互助組織致力打破刻板印象

    |地方

    要不要結婚以及要不要生小孩是個人的選擇,但是在非洲國家肯亞,不孕婦女經常遭到家庭和社會的歧視,許多人因此被丈夫家暴或者被迫離婚。近年來當地出現了民間的互助團體,透過各種途徑致力於打破不合理的刻板印象。 57歲的肯亞婦女卡果,現在在一間身心康復中心工作,維持她自己一個人的生計。她曾結婚三次,但三段婚姻都因為她不能生育,離婚收場。第三任丈夫還因為她不孕,對她冷言冷語甚至動手。 罹患不孕症婦女卡果說:「

  • 救生育率 擬增公費產檢補助、擴大不孕症補助對象

    |

    台灣生育率被國際預估全球墊底,搶救生育率,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將提高公費產檢補助、擴大不孕症補助對象。婦產科醫師坦言,現行不孕症補助條件太過嚴格,若放寬全面補助,人工生殖嬰兒可望增加到十倍。生育改革團體則盼,加強孕婦產前教育,提高孕婦身心照護。 美國中情局近日公布2021全球總生育率報告,台灣墊底,引發討論。為了搶救生育率,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將提高產檢補助、擴大不孕症補助;公費產檢補助次數,可增

  • 雲縣府明年開始 會補助人工生囝費用二萬箍

    |

    現代人因為工作的壓力大,閣晏嫁娶,有的欲有花喜,著愛望真久。為著欲幫助遮的不孕的翁仔某,自明年開始,雲林縣政府有欲補助人工受胎的費用,兩萬箍。抑雲林縣衛生局長嘛講,縣府目前已經有先編一百萬,若來申請的縣民有較濟者,經費嘛會閣再追加。 住雲林三十歲歐小姐,平時坐辦公室工作,但因為工作壓力大,加上有生活負擔,剛結婚後沒急著生小孩,但決定要想生小孩時,才發現生小孩過程沒有那麼簡單。 ==雲林民眾 歐小

  • 雲縣府明年起將補助人工生殖費用二萬元

    |社福人權

    工作壓力大加上晚婚,造成近年來不孕比率增加,為了要協助不孕夫妻成功懷孕,雲林縣府明年起,將補助縣內不孕夫妻人工生殖費用2萬元。 住雲林三十歲歐小姐,平時坐辦公室工作,但因為工作壓力大,加上有生活負擔,剛結婚後沒急著生小孩,但決定要想生小孩時,才發現生小孩過程沒有那麼簡單。歐小姐指出:「因為其實做人工試管經費壓力會比較大,那我覺得(地方)政府有這樣補助真的很好,可以減輕一些想要有孩子的媽媽壓力,這是

  • 晚婚趨勢 統計:台灣不孕症比率達15%

    |

    現代人晚婚晚育已成趨勢,據統計台灣不孕症的比率高達15%,許多人都會認為不孕症的原因,都是在女方身上,但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不孕症的原因,大約一半責任落在男性身上,紀錄片「蟲蟲不見了」,探討影響男性精蟲品質的原因。 打開冷凍庫,一管管的冷凍精子,依照種族分門別類放在一起,拜不孕症所賜,精子銀行在世界各地供不應求,據統計40年來,西方男性的精子數少了一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一大主因。 獨協醫科大學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