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教背景男電商平台盜賣中小學、大專題庫 非法獲利上億
王柔婷 陳顯坤 / 高雄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警方接獲通報,有大專生及國中小學生題庫及影印本,在電商平台銷售,循線追查發現一名有補教背景的男子,涉嫌從中國買來台灣出版業者的破解版檔案,自行在國內銷售,短短一年多時間,出版業者遭侵權的市值超過一億。
來到嫌犯的辦公室,警方發現5台桌上型電腦,內容包括中小學的數學考試題目及大學微積分的考試題目,但這些都是盜版品,是嫌犯從中國買來的檔案,讓民眾透過電商平台或臉書下訂後,提供給對方電子檔或實體影印書籍,1年多下來,業者遭侵權的市值超過上億元。
警政署保二總隊刑大隊長林漢隆表示:「查扣盜版書籍500餘本,學校命題題庫電子檔數萬筆等犯罪證物。」警方發現,嫌犯曾是補教老師,看準去年疫情嚴峻,線上課程需求提升,才大量販售這些產品。今(23)日上午受害業者也出面,強調盜版品材質、印刷技術都不如正版,長期使用恐怕影響視力,也強調為了打擊盜版,一定會採取行動。
南一書局發言人黃安志表示:「(正版有較)嚴格的審查跟認可的,對學生的視力或對學生的身體上,會比較沒有安全跟健康上面的疑慮。」
台灣國際圖書業交流協會秘書長王碧珠:「單看(正版)這裡,它就是很飽和,那這裡(盜版)就會有點網狀。(台灣的書)書店看書都會有折口,盜版書是沒有折口,剩多少就折多少,尺寸會不一樣。」
台灣國際圖書業交流協會表示,盜版猖獗,壓縮業者生存空間,衝擊至少4成業績,去年到今年的新冠肺炎影響,民眾在家時間長,盜版流竄的程度更高。警方提醒,販售盜版品恐面臨75萬以下罰金,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呼籲民眾別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