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創佳績 體育署部屬「黃金計畫2.0」避免遺珠

林曉慧 沈志明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選手,在東京奧運創下史上最好成績。體育署認為,從2018年開始執行的「黃金計畫」是關鍵,但實際上,東奧選手的68人當中,只有38人入選計畫。由於巴黎奧運剩下三年,因此體育署也提早部署,啟動「黃金計畫2.0」,把選手分級,從過去的3級,提升到5級,避免遺珠之憾。

國中開始練拳擊,黃筱雯首次征戰奧運,為台灣拿下在拳擊項目首面獎牌,不過檢視體育署黃金計畫,她並沒有入列。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表示:「為什麼會有遺珠呢?包括我們3個拿到銅牌的選手,他們其實都不是黃金計畫。」很多入選奧運的國手,沒受黃金計畫照顧,3位未入選選手拿下銅牌,張廖萬堅認為需要檢討「計畫入選標準」。

教育部回應會注意,還強調今年11月底將啟動黃金計畫2.0,以6億元預算,備戰2024巴黎奧運和2028洛杉磯奧運,多管道選訓。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一方面多管道來做一個推薦,二方面的部分也可以看選手的一個發展、一個潛力來給予,這樣子的一個包含級別的調整。」

黃金計畫2.0將選手分級,從3級提升到5級,第4、第5級納入世大運、亞錦、世青、青奧個人項目前3名,亞青、青年亞運前2名,以及國內正式錦標賽特殊成績表現者。田協表示,這次全運會,以1公尺90打破女子跳高全國紀錄的李晴晴;在男子跳遠破全國,且在男子一百跑出台灣第二速的林昱堂等多位選手,有匡列希望。

田徑協會副秘書長邱為榮說:「如果這些選手也能夠匡列在,比如說第3級或第4、第5級,對我們來講,我們的選手,他更有一種榮譽感,然後也感覺到國家真正,關注了我們這樣,很不容易的一種(運動)種類。」

田協指出,田徑非冷門項目,但台灣選手要在奧運奪牌,難度很高,向來以亞運金牌為主要目標,若更多年輕潛力優秀選手被照顧,不只實力提升,對教練和選手也有很大鼓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