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市環局用「縮時膠囊」監測農田汙染 環團肯但籲釐清治水權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監測農田汙染,台中市環保局現在採用一種「重金屬監測離子交換樹脂縮時膠囊」,這項新的智慧科技工具,因為成本低、維護比較容易,所以能廣為投放在水路的上中下游與農田周圍,有效監測水質的狀況,鎖定汙染源。

環保局稽查人員來到農田灌溉水路,把監測水汙染的「重金屬監測離子交換樹脂縮時膠囊」放進水中,水質的狀況就能無所遁形,這是台中環保局最新採用的智慧科技工具。

台中市環保局水保科長黃士峰說明,「有些灌排不是很清楚,灌排不分的,那就會有可能異常的水質排進來,或者是工廠趁著離峰排進來,那我們掌握到樹脂包(數據)放出來,就能知道上游有異常水質排入,後續就會限縮上游的列管事業進行稽查。」

農田水汙染影響食安,後續溯源更讓稽查單位傷透腦筋,除了環保局已經在使用的水盒子外,現在再搭配重金屬監測離子交換樹脂縮時膠囊,投放在高汙染潛勢區的水路上中下游、工廠排汙出水口、農田進水口等地點,吸附重金屬後,每兩周收回送到台大分析,能有效鎖定汙染源頭。環保團體認為,政府引進新科技是好事,但水域治理多頭馬車的狀況,也需要改善。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指出,「水域的分工,汙染就環保局,灌溉水流到這就是農田水利會,水利處就是針對區排有沒有順暢,因為太多頭馬車了,大家都覺得那不是我管的,那不是我管的,管到後面都沒人管。」

台中環保局表示,今年先以大里、大甲、南屯與后里區列管面積較大的農地,作為優先預防監測的目標,若成效良好,未來會再擴大實施範圍。
 

現在加入公視會員,除了有專屬推薦新聞,還有機會免費喝咖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