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中元祭」防群聚 放水燈將改直播
陳佳鑫 謝政霖 / 基隆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雞籠中元祭」活動,將在8月初登場,不過,考量疫情因素,主辦單位決定從嚴辦理,以開龕門等的民俗科儀為主,迎斗燈、放水燈等動態活動,改採車隊遊行,過程線上直播,不開放民眾參與,避免長達1個月的中元祭活動,變成民眾群聚。
基隆老大公廟的人員,示範中元祭中、開龕門的流程,不過,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已經有167年歷史的「雞籠中元祭」活動,雖然將在8月8日登場,文化局與各宗親會討論後,決定從嚴辦理,像是老大公廟開龕門等的儀式,將採人流管制,並且要求保持社交距離。
基隆老大公廟秘書許國春表示,「文化局會來督導,我們這邊會派義工,就是說分流,上來這要拜拜,就是分批上來拜,分流來拜拜,當然一切科儀是沒變的。」
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強調,「所有的祭典儀,無論是維持三級,還是三級降到二級,我們都會以最高的標準來進行今年的中元祭。」
除了靜態的民俗科儀持續進行外,迎斗燈、放水燈等動態的部分,防疫優先下,將改採車隊遊行方式進行,過程線上直播,不開放民眾參與。
基隆中元祭主普李姓宗親會主委李騰龍說明,「迎斗燈和放水燈的遊行,我們都擺在車上的方式用車子來踩街遊行,不是人在旁遊行走路,不會有群聚的關係。」
避免中元祭活動,變成民眾群聚,基隆市府強調,相關規畫會向指揮中心報備,防疫規格一切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