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漸解封 中央公佈現場禁食食.社交距離管制
這馬疫情有較轉和,包括台北寧夏夜市、台東正氣路的夜市,是攏部份解除封鎖,有販仔講,人陣雖然無像往過遐濟,至少有開始營運。抑若桃園竹圍漁港,拜六禮拜人嘛袂少。指揮官陳時中講,雖然這禮拜的人比頂禮拜較濟,毋過猶佇控制的範圍內,而且也有針對市場佮夜市,訂出防疫管制措施。
廣播機在夜市出入口,提醒遵守防疫規定,員警也站崗提醒人員分流,台北市從6月29日起宣布夜市可以微解封,人流開始回流,而在東台灣的台東,也從7月1號開始夜市微解封。
台東市正氣路的攤商,約有三分之一的飲食攤位率先開賣,採取分批方式輪換擺攤,也避免群聚疑慮,攤商說人潮大約是以往的一成,但至少可以做生意。至於假日的桃園竹圍漁港,也湧現人潮。但卻以身分證分流,攤商說商機看的到吃不到,「你人無法進來都卡在外面,沒用呀,就算說給你進來,你也不能群聚(就無法採購了)。」
至於雲林攤商,也在西螺東南夜市,示範微解封的管制方式,除了實聯制和出入管控,還設置發報訊號讓民眾查詢人流狀況。雲林攤商說,「我們現在採"七星排",攤販要安全,客人也可以安全。」
疫情趨緩,各地的市場、夜市醞釀微解封,攤商把握機會希望賺多少是多少。指揮官陳時中也坦言這週人流確實比上週增加,不過,都在控制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禮拜跟上禮拜(相比),根據人流和車流研判,大致上這禮拜,比上禮拜大概增加3%-5%。」
指揮中心對各市場和夜市也訂出重點管制措施,包括禁止邊走邊吃,只帶外送,加強實聯制和相關人流管制措施,至少都得保持1.5公尺,2.25平方公尺的社交距離,排隊熱區人車須分流等等。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就微解封)議題進行討論,討論結果會再跟大家做報告。」對於中央提出的相關管制,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目前疫情相對穩定,但沒有放鬆本錢,將遵照中央指示,目前不打算跟進,而桃園市則表示,將會針對新的規範,進行檢視,再與自治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