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70年助50萬弱勢童自立 今表揚23自強兒童

因為家庭環境因素,有些孩子無法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而是被迫要提前長大,承擔更多的家庭負擔。家扶基金會今年在全台遴選出23位自強兒童,他們有些人生長在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或者是正在和罕病抗戰。但共通點都一樣,他們非常努力、勇敢面對困境,把生活中的辛苦,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持續朝人生夢想前進。
 
家扶自強兒童王宥程說:「禮拜一到禮拜六都在做(復健),只有禮拜天沒有,我為了想要讓腳更好走。」

談起未來的人生目標,13歲的宥程語氣很堅定。雖然在9歲那年被診斷為血管畸形,導致無法行走和自行排尿,但他努力復健、持續練習,就是相信自己可以重回正常人生活。

1616303608l.jpg家扶自強兒童王宥程(左),歲那年被診斷為血管畸形,但他努力復健、持續練習,相信自己可以重回正常人生活。

自強兒童王宥程母親欣慰表示,「他不會去怨嘆,然後還蠻認份在做復健這些,所以他這點是我比較覺得他很自強的地方。」

一步一步向前接過獎座,宥程的努力,讓他獲得家扶基金會的自強兒童表揚。而像他一樣獲獎的還有12歲的宥廷,由祖父母帶大的他,假日要幫忙種芭樂、摘芭樂、賣芭樂維持家計;其他時間還投入電音三太子的學習領域,期許長大之後能發揚傳統文化。

自強兒童劉宥廷說:「找一個有空的時間,去幫助阿嬤(種芭樂),(阿伯)發現我可以(穿神偶),就跳下去,然後現在還是一樣(練習),想要把電音三太子的文化傳承下去。」
 
1616303353f.jpg12歲的劉宥廷由祖父母帶大的他,假日要幫忙種芭樂,其他時間還投入電音三太子的學習領域,期許長大之後能發揚傳統文化。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這麼有限的資源的家庭環境下,孩子能有這樣的表現真的很了不起,只要孩子有清楚的願望,那社工就會陪伴你,家扶就會引進資源來幫忙大家。」

家扶基金會70年以來,協助超過50萬名弱勢兒少自立。今年遴選出23位自強兒童,在獲獎的光榮背後,是許多家庭的辛苦故事;他們在本該是快樂、沒煩惱的成長階段提前長大、承擔更多責任,卻沒有埋怨,把生活的逆境轉化成滋養,持續朝夢想目標邁進。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