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花蓮壽豐考古博物館 鎮館之寶「月眉石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縣府在壽豐鄉成立一座考古博物館來安置古物,其中有一座新石器時代的月眉石槽,曾經差點被當池塘賣掉,所幸被民眾搶救回來,並無償捐出。

這裡是花蓮縣政府和壽豐鄉公所合作,利用廢棄市場改建的考古博物館,裡面收藏大量近年來花蓮縣出土的史前文物,會選在這裡就是看中壽豐鄉在史前是東部地區玉石生產地。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吳華宗指出:「它有展示、教育、典藏的功能,第二個很重要是培養地方考古人才的一個據點,第三個地方出土的文物,由地方來典藏。」

1611551869f.jpg

其中館藏大多為新石器時代的花岡山與月眉遺址出土文物,以玉石、陶罐居多,經過整理後開放給民眾參觀。
 
參觀民眾黃小姐說:「蓋得非常用心,而且這東西,都是花很多時間去蒐集過來的,很適合小朋友,跟大人帶小朋友來這邊參觀。」

其中被外界稱為鎮館之寶的館藏,就是這座月眉石槽,年代距今3千至2千年間,重達1240公斤,以石英雲母片岩打造,曾經被當作一般景觀池塘販售,所幸被民眾搶救下來後捐贈。

月眉石槽捐贈者彭群元強調:「我也很珍惜文物,我不想擁有私人,傳承給下一代的子子孫孫知道,我們壽豐鄉有這個史前的歷史文物的存在。」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耗費近6年規劃,總經費7200萬元,一樓設置考古文物體驗區,二樓為陶瓷、玉器展區,開放時間為早上9時至下午5時,週一、二休館,試營運期間免費入場參觀。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