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立桃園醫院醫護感染再擴大,又新增四名確診病例,疫情發展迅速令各界擔憂,其中新增的案868護理師直到第4次採檢才確診、有感染科醫師就建議,只要有和確診者接觸過或共事過的高風險者都應至少採檢兩次。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認為:「只要你跟確診者有接觸過,或者你在同一個單位的話,在那邊工作的話,你只做一採有時候是不準的,一採的敏感度目前看起來在台灣大概只有5成,所以這些人二採以後是,比較能夠放心說,他可能感染的機率很低。」
醫生表示,這起事件因染疫醫護在確診前還在社區活動,可能社區中還有隱藏的個案,所以要至少觀察兩週潛伏期,也就是到2月初之前都不能輕忽大意,而為了避免疫情擴大,指揮中心也派員進駐醫院成立前進指揮所。
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前進指揮所最主要意義就是說,用一個第三者的立場去做一個現場的一個稽核動作,提出他們可能,有某些做的不很確實的地方,去提醒他們,這個最主要就是說有一個監測跟稽核的機制,使他們這種個人防護做得更好一點。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說這個病毒進到社區,在不小心的情況之下散播出去,這才是比較恐怖的地方。」
醫師表示,中央會設前進指揮所就表示,該院可能有某些感控環節沒處理好,指揮中心讓專家進駐後,對醫院反而是好事,能協助找出感染源讓疫情盡早獲得控制。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認為:「只要你跟確診者有接觸過,或者你在同一個單位的話,在那邊工作的話,你只做一採有時候是不準的,一採的敏感度目前看起來在台灣大概只有5成,所以這些人二採以後是,比較能夠放心說,他可能感染的機率很低。」
醫生表示,這起事件因染疫醫護在確診前還在社區活動,可能社區中還有隱藏的個案,所以要至少觀察兩週潛伏期,也就是到2月初之前都不能輕忽大意,而為了避免疫情擴大,指揮中心也派員進駐醫院成立前進指揮所。
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前進指揮所最主要意義就是說,用一個第三者的立場去做一個現場的一個稽核動作,提出他們可能,有某些做的不很確實的地方,去提醒他們,這個最主要就是說有一個監測跟稽核的機制,使他們這種個人防護做得更好一點。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說這個病毒進到社區,在不小心的情況之下散播出去,這才是比較恐怖的地方。」
醫師表示,中央會設前進指揮所就表示,該院可能有某些感控環節沒處理好,指揮中心讓專家進駐後,對醫院反而是好事,能協助找出感染源讓疫情盡早獲得控制。
至於是否提升採檢次數或擴及對象,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採檢不是唯一的標準,因為第一時間不見得會採得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採檢本來就有一些時間上的因素,就是病毒量到底夠不夠,足以被檢驗出來,所以這個裡面會有多次採檢,並不是前面,前面他可能量還沒到,到這次量夠了,病毒量夠了他就被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