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進口蒜頭卡關影響 蒜種價格翻倍漲
王威雄 / 雲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乾燥後的蒜頭,不能放進冷藏,透過人工整理,這些都是準備要當作蒜種栽種,但今年受到疫情與近期進口蒜頭卡關等因素,讓雲林當地蒜種漲了兩倍多,目前每台斤約160元。
雲林莿桐農會總幹事張鈺萱表示,「蒜種在過去以來,它的平均價格大概都在一台斤60元,但現在目前的蒜種,已經漲到一台斤是160元了。」
雲林蒜農說,「會種比較少。(記者:怎麼說?)這麼貴會不敷成本,這都要顧半年多,8月多就要開始種,也很難照顧。」
當地農民表示,以目前蒜種價格來計算,一分地蒜種成本需四萬元,若再加上管理成本三萬元,一分地至少需投入七萬成本,因為成本太高,所以有農民乾脆將蒜種都拋售,今年暫不種蒜頭,轉向農會詢問可否種其他經濟農作。
雲林莿桐農會總幹事張鈺萱表示,「最近我就接到很多,過去種蒜頭這些農民開始來問我說,總幹事有沒有什麼高經濟作物,他可以來轉種的。這就是以蒜種我們開始來推到目前整個市場。」
莿桐農會表示,今年雲林蒜頭種植面積約4300公頃,但現在碰上蒜種價格飆漲,恐怕會影響農民種植意願,而原本莿桐農會規劃,接下來要以機械化種植100公頃蒜頭專區,目前也決定暫緩實施。
雲林莿桐農會總幹事張鈺萱表示,「蒜種在過去以來,它的平均價格大概都在一台斤60元,但現在目前的蒜種,已經漲到一台斤是160元了。」
雲林蒜農說,「會種比較少。(記者:怎麼說?)這麼貴會不敷成本,這都要顧半年多,8月多就要開始種,也很難照顧。」
當地農民表示,以目前蒜種價格來計算,一分地蒜種成本需四萬元,若再加上管理成本三萬元,一分地至少需投入七萬成本,因為成本太高,所以有農民乾脆將蒜種都拋售,今年暫不種蒜頭,轉向農會詢問可否種其他經濟農作。
雲林莿桐農會總幹事張鈺萱表示,「最近我就接到很多,過去種蒜頭這些農民開始來問我說,總幹事有沒有什麼高經濟作物,他可以來轉種的。這就是以蒜種我們開始來推到目前整個市場。」
莿桐農會表示,今年雲林蒜頭種植面積約4300公頃,但現在碰上蒜種價格飆漲,恐怕會影響農民種植意願,而原本莿桐農會規劃,接下來要以機械化種植100公頃蒜頭專區,目前也決定暫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