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濃煙不斷向上竄升,烈焰在裡頭持續燃燒,這是今年5月高雄市大連街這棟5層樓透天厝火場的情形。當時消防員使用2.5吋口徑的消防水帶,衝進屋內搶救。名醫賴文德夫妻在3樓獲救,但他的醫生女兒、女婿,以及3名年幼的外孫都不幸葬身4樓火窟。
現在事隔2個月,參與救災的消防員向平面媒體投訴,說如果當時換成小口徑的水管,機動性較好,就能避免憾事發生,質疑現場指揮官判斷錯誤。
高雄市消防局副局長王宗展表示,「在那麼大的一個載火量之下,你用1.5吋去壓制的話,你連火點都打不到。你火點打不到的話,你根本再往前攻。那沒辦法再往前攻的話,你可能會受限於在一樓或是二樓位置,你根本要上到三樓、四樓和五樓都有問題。」
高雄市消防局實際進行水量測試,2.5吋口徑的水帶不管是水量還是射程,都明顯勝過1.5吋。而對於基層消防員提出,當時將3條大口徑水帶上4樓,造成水管在樓梯間打結,水送不出來的問題,以現場實測的結果來看,反而是小口徑的水帶比較容易打結。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朱智宇表示,「發生消防人員殉職死亡,會召開專案事故調查委員會,這個方式就是由中央來負責調查。那除了這個之外,就只有從火災的搶救報告書,或是火警的檢討會議裡面去反映說,關於救災現場的一些問題。」
面對基層消防員指出,當時火場指揮官陳明桐一意孤行,要第一線消防員只能拿2.5口徑的說法,高雄市消防局副局長王宗展表示,一切都是依照現場的火災狀況來做判定,並沒有強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