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1年歲月 台中中山堂整修重開館

黃千容 彭煥群 / 台中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走過30年,整建後的台中中山堂終於重新開館。在這裡服務三十年的老員工特別有感,年輕到老,一生的歲月都奉獻在這裡。30年的變化,從建築物到展演內容,點滴在心頭。

台中中山堂保全人員周文德說:「以這邊為家啊,(沒有無障礙)坐輪椅來看活動,連那個輪椅抬到那個觀眾席裡面。」

台中中山堂在民國78年啟用,建築主體是四分之一圓的幾何圖形,建築立面原本是享譽國際的台灣藝術家謝孝德,創作的「安和樂利」大型壁畫,但在2008年的修復工程中被取代為二丁掛的單調裝飾。30年來,建築逐漸老舊、漏水、電線走火意外頻傳。去年台中市文化局爭取到文化部預算,砸下9030萬整修,終於在今年6月修繕完畢。
 
台中市文化局長張大春說:「去年108年就爭取中央的補助,還有市政府的配合款。我們希望做一個30年來最大的整修,我們整修完了以後,它所有的懸吊系統會跟我們國家歌劇一樣,都是國際級的水準。」

台中市文化局指出,整修後的台中中山堂,舞台懸吊系統36桿手動桿,也將全面更新為電腦桿。此外,1800個觀眾席位與台中國家歌劇院定位區隔,每年大約有15萬人次進館觀賞表演,使用天數超過230日。整修後的場館,保留了歷史的記憶,也更新了環境,提供中台灣的藝文活動更多展演空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