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水湳經貿園區裡的地標,到底會是前前任市長胡志強時規劃,高300公尺的台灣塔,還是前任市長林佳龍智慧營運中心?為了加速推動,台中市都發局已經在今年一月啟動比圖作業,朝部份變更、結合地標和實用性等目標。
台中市都發局長黃文彬說明,「帶動學校的年輕人的產業,跟結合起來,所以我們目前正在思考這樣(的方向),以至於說那個建築物的高度,要不要再做增加或是變更,不影響預算的時候,我們來思考。」
定名為台灣智慧營運塔,台中市都發局希望再把高度拉回300公尺的高度,創造話題與地標價值,但預算上限76億,將是最大的難題。黃文彬指出,「提高高度,增加台灣建築物相關的排名,我覺得這個對台中市有幫助。只要把這個定位跟財務分析確認好之後,設計團隊也願意再承接,我們後續可能就要辦理變更設計。」
地方上則是反應,歷經三任市長,台灣塔變成了智慧營運中心,現在又改為台灣智慧營運塔,一改再改,大型建設牛步化。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楊正中呼籲,「能夠盡快的去做處理,盡快的去把它蓋起來。我想不要說,能生不能養,我覺得這個也要去做考量。」台中市大鵬里長邱清涼則認為,「要有一個宏觀的,能吸引外地來的人口,來這裡觀光,來這裡遊覽這樣。」
台中市都發局指出,台灣智慧營運塔的環境影響評估、相關的設計規劃已經都審議完畢,如果原創團隊願意針對建築物使用標的進行細部變更規劃,同意拉高到3百公尺,只要補環差報告,將可創造全台第三高,中部第一高的地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