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維持零確診 連續8週無新增本土病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武漢肺炎疫情國內連續八周沒有本土個案。有鑑於疫情穩定,因此各項活動也陸續解封。指揮中心的每天例行記者會,也將改為每周舉行一次。指揮官陳時中呼籲民眾,在解封後的防疫新生活,是無法維持社交距離,就必須戴上口罩。同時也建議宗教活動,像是遶境規模上限是一千人。
國內持續零確診,連續56天沒有本土病例,即日起防疫鬆綁,各項措施解封,其中,高雄旗山天后宮,將成為解封後,第一個舉辦遶境活動的宗教單位,指揮中心拍板,人數儘量以一千人為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我們原則上是沒有禁止,而且它的這個參與的民眾是採報名制,所以基本上都可以聯絡到相關的人士。我們還是建議他在每天的遶境的人數上,還是以一千人這樣的一個…這樣他也比較好掌握實際參與的人數。」
從1月21日起,出現國內首例境外移入武漢肺炎病例以來,指揮中心每天進行說明,已經開了164場記者會,如今配合解封,也將暫告一段落,未來,改為每周一次,回想起這一段防疫歷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白牌車司機確診以及北部醫院的院內感染最讓他憂慮。
疫情監測組處長周志浩表示,「所謂的白牌車司機的時候,看到有些的病例,在社區這樣子走,很擔心說這不曉得散得多大,幸好也很好我們的確是匡得很周延。」
台灣目前維持443例確診、其中境外移入352人,本土病例 55人,敦睦艦隊 36人,在全球有疫情的187個國家中,排名168名,而國內已有超過十萬八千人檢驗,在全球的每例確診平均檢驗數排名第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解封的時候,就個人的防線絕對不能放,遵從度越高,我們的抵抗力就越好,邊境就可以開放得越大膽。換句話說,經濟的活動各方面世界的連結也可以做得更好。」
指揮中心與中研院模擬出的防疫情境,若未來邊境開放後,八成民眾維持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離的原則,疫情就能繼續守住,若是低於六成的人遵守原則,醫療體系恐怕會癱瘓。
國內持續零確診,連續56天沒有本土病例,即日起防疫鬆綁,各項措施解封,其中,高雄旗山天后宮,將成為解封後,第一個舉辦遶境活動的宗教單位,指揮中心拍板,人數儘量以一千人為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我們原則上是沒有禁止,而且它的這個參與的民眾是採報名制,所以基本上都可以聯絡到相關的人士。我們還是建議他在每天的遶境的人數上,還是以一千人這樣的一個…這樣他也比較好掌握實際參與的人數。」
從1月21日起,出現國內首例境外移入武漢肺炎病例以來,指揮中心每天進行說明,已經開了164場記者會,如今配合解封,也將暫告一段落,未來,改為每周一次,回想起這一段防疫歷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白牌車司機確診以及北部醫院的院內感染最讓他憂慮。
疫情監測組處長周志浩表示,「所謂的白牌車司機的時候,看到有些的病例,在社區這樣子走,很擔心說這不曉得散得多大,幸好也很好我們的確是匡得很周延。」
台灣目前維持443例確診、其中境外移入352人,本土病例 55人,敦睦艦隊 36人,在全球有疫情的187個國家中,排名168名,而國內已有超過十萬八千人檢驗,在全球的每例確診平均檢驗數排名第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解封的時候,就個人的防線絕對不能放,遵從度越高,我們的抵抗力就越好,邊境就可以開放得越大膽。換句話說,經濟的活動各方面世界的連結也可以做得更好。」
指揮中心與中研院模擬出的防疫情境,若未來邊境開放後,八成民眾維持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離的原則,疫情就能繼續守住,若是低於六成的人遵守原則,醫療體系恐怕會癱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