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公衛學院引用日前屏東的恆基醫院公告,因受疫情影響醫院收入減少,五月份起暫停生日與其他福利金發放,來點出醫療院所目前面臨的困境,疫情已經改變民眾就醫習慣,今年第一季全國平均門診量下降約14%,手術減少20%到25%,預估第二季的衝擊還會更大。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因為住院量跟服務量都下降,導致醫院申報的服務量下降,可能導致醫院工作人員他的變動薪資下降。」
台大公衛學院認為,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在台灣流行趨緩,但可能在秋天捲土重來,這樣的狀況恐怕還會持續兩年,因此,醫療院所未來應該建立作業流程,包括盤點人力來儲備「重症照護量能」,因應可能的再爆發,另外也必須將流行期的就醫模式標準化,建議中央應該要建立相關指引,而不再是以醫院自主的方式來因應疫情。
陳秀熙指出:「醫師他們需要一些專業指引,在什麼時候呢,就是碰到倫理衝突的時候,譬如說我們呼吸器不夠、病房不夠的時候,要配給誰?這個對醫師來講是一個很大的煎熬,所以這需要有一些指引。」
因應疫情趨緩,台大公衛學院也認為,相關解封措施必須要顧及經濟發展,在保持社交距離等配套措施到位下,降低對經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