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蹛佇花蓮姓歐查埔人,因為犯著搶劫、共人草踏的罪刑,hőng判無期徒刑,兩年前得著假釋,想袂到伊昨暗,共電子跤銬破壞,偷走去臺北、閣共檳榔攤搶劫,賊星該敗,下晡佇咧高雄予警方掠著矣。 記者來到歐姓男子家中,他沒帶走的手機響個不停,他的老媽媽說2號晚間八點多睡覺前,兒子還坐在客廳,後來卻剪斷電子腳鐐,逃到台北還行搶檳榔攤。 ==歐姓男子母親== 做老母的看到兒子犯罪 一定會煩惱的 53歲歐姓男子,86年開計程車,性侵並搶劫女乘客,被判無期徒刑確定,服刑近20年後獲假釋,但被認為再犯風險高必須配戴電子腳鐐監控,只是出獄才兩年多他就破壞逃逸。 ==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 陳旭華== 歐姓男子他在逃亡的時候 並沒有攜帶行動電話 沒有辦法精準的定位 歐男交付保護管束期間達10年,事發後花蓮地檢署發布通緝、並通知監獄撤銷假釋,不過也再度引發電子腳鐐容易破壞、難以有效監控等質疑。 ==法務部保護司副司長 林嚞慧== 之前用的是塑膠的材質 在105年精進之後 目前第四代用的是塑鋼的材質 明年度要針對第五代再加以強化 學者指出,在國外配戴電子腳鐐的人犯,會有指定監督人,並有心理諮商輔導等配套,不像台灣只有監控層次,對於減少再犯的功能有限。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教授 許華孚== 那如果我們一味的 從監督的角度 來處理這麼高衝動人格的 性犯罪者的話 那當然這個議題 會發生的比例 會比較多一點 台灣實施科技監控20年來,上千人戴過電子腳鐐,破壞腳鐐有13件,此次歐姓男子沒帶手機、難以追蹤,但下午三點多,在警方合力追緝下,於高雄燕巢落網,人被押解回市刑大偵訊,結束近18小時逃亡。 記者 林靜梅 陳昌維 溫嘉楷 孟昭權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