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發跡 「淺堤樂團」以民謠搖滾關懷土地
陳怡臻 余榮宗 / 採訪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從高雄發跡的淺堤樂團,四年來他們將城市產業和身邊環境的改變,寫成一首首關懷土地、疼惜家鄉的歌,現在就帶您來認識這個以民謠搖滾為主的樂團。
睽違兩年,淺堤樂團發表的新作品,比起過去直接唱出對土地的觀點,這次他們變得內斂、穩重,也對身邊的人事物有更多關懷。
吉他手阿宏說,「長大之後,可能在寫歌上面就比較有轉變這樣,但是對社會的關心、對環境的關心,我覺得是沒變多也沒變少。」
淺堤樂團的主唱蔡依玲也是樂團主要的詞曲創作者,回憶起這個特別的樂團名稱,她說,其實也蘊含著對環境議題的關心,「聽到紅毛港的故事之後,就覺得很感動,所以就把這個感覺寫下來,譬如說他們在遷村的期間其實有很多故事,但是現在變成一片貨櫃區之後,其實你會覺得很感慨。」
目前樂團成員各自住在台北和高雄,為了表演也時常奔波於全台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國,但是對他們來說,在哪裡表演、舞台大小都不是最重要的事,認真做好每一場演出,才對得起歌迷和自己。
鼓手堂軒表示,「就是盡量表演好,平常時多練,我們就是儘量做到最好。」
在台灣,獨立音樂圈的資源本來就相對不足,更何況是台語樂團,但是面對未來和市場,淺堤自有一套創作哲學,繼續堅持自己的理念走下去。
睽違兩年,淺堤樂團發表的新作品,比起過去直接唱出對土地的觀點,這次他們變得內斂、穩重,也對身邊的人事物有更多關懷。
吉他手阿宏說,「長大之後,可能在寫歌上面就比較有轉變這樣,但是對社會的關心、對環境的關心,我覺得是沒變多也沒變少。」
淺堤樂團的主唱蔡依玲也是樂團主要的詞曲創作者,回憶起這個特別的樂團名稱,她說,其實也蘊含著對環境議題的關心,「聽到紅毛港的故事之後,就覺得很感動,所以就把這個感覺寫下來,譬如說他們在遷村的期間其實有很多故事,但是現在變成一片貨櫃區之後,其實你會覺得很感慨。」
目前樂團成員各自住在台北和高雄,為了表演也時常奔波於全台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國,但是對他們來說,在哪裡表演、舞台大小都不是最重要的事,認真做好每一場演出,才對得起歌迷和自己。
鼓手堂軒表示,「就是盡量表演好,平常時多練,我們就是儘量做到最好。」
在台灣,獨立音樂圈的資源本來就相對不足,更何況是台語樂團,但是面對未來和市場,淺堤自有一套創作哲學,繼續堅持自己的理念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