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古坑出產咖啡,為了要活絡產業,雲林縣府提出計畫,獲國發會同意投資近億元,未來將在古坑打造心靈生態村,並以科技導入咖啡產業,帶動地方。 現在進入咖啡果樹採收期,將咖啡豆採收後去皮,再經過發酵去殼、烘豆,每個步驟都很講究。為了要讓咖啡種植技術與品質提升,現在業者要利用科技導入種植台灣咖啡,從栽培到烘豆都能有效監控,培訓更多咖啡農民,讓青年願意返鄉。 雲林古坑咖啡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飴鴻表示,「把所有咖啡品質從田間管理、智慧化管理到後製、生產、行銷和包裝整個一連串產業流程,可以用很好的方式把它做到最好。」 為了要活絡古坑咖啡產業,雲縣府提出古坑台灣咖啡「智能種植」計畫,獲國發會同意投資近億元,加上在地咖啡業者與福智志業集團等民間業者,看好當地環境適合發展有機農業、住宿會館,將投資八億元打造心靈生態村,帶動地方創生。 雲林縣計畫處處長李明岳表示,「透過這樣地方創生計畫,我們希望可以來引進未來起碼1500人以上移入,進行心靈養生的工作咖啡產業相關投資,也可以帶來一些人力年輕人的投入。」 雲縣府計畫處表示,目前有兩家在地咖啡業者,將輔導小農契作,未來能增加50個工作職缺。而為了配合地方創生,打造專業環境整備,中央各部會將先補助六千萬元建設古坑軟硬體,希望能提升咖啡產業外,也能帶動觀光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