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老街大多數的店家都是在地人所經營,但是這裡有一間餐廳是由一對外地來的情侶蔡威德和吳姝嫻所經營。吳姝嫻來自台南,原本所學的專業是設計,為了將坪林的茶文化和茶產業推廣出去,開始在此落地生根。
蔡威德表示:「因為我們從煮菜開始,認識這些種菜的奶奶。從煮菜開始讓我們的客人可以從田到吃飯的桌子,讓大家──雖然你們不是種茶的,可是我吃你的菜,我就能感受坪林的東西。」
吳姝嫻會來到坪林,理由很浪漫。她笑說是因為和金瓜三號負責人蔡威德談戀愛的關係,來到此地。蔡威德研究所時因為田調逐漸愛上坪林,也開始經營金瓜三號,做旅行路線規劃及導覽的工作,也因此結識了當地的茶青。
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會長白俊育說:「有一天大家交流以後,發現說原來我的鄰居、我的同學也回來做茶,自然以後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就想說成立一個協會,也許以後回來的年輕人,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
包種茶從採茶、萎凋到炒茶等等,每一樣工作都相當繁複。白俊育和弟弟白順揚一同回來坪林做茶,並成立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跟著爸爸從頭學起,也做行銷。為了讓包種茶繼續飄香,無論在地人與外地人,因著喜愛這片土地而努力,也期待他們種下的青春夢繼續紮根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