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沉睡海底107年 鐵達尼號腐蝕嚴重快解體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被翻拍成電影的鐵達尼號,在全球造成轟動,而現實裡,在海底沉睡107年的鐵達尼號正面臨新危機。海洋探險團隊最近重回睽違十四年的沉船地點探勘,結果發現因為強勁洋流,加上細菌跟鹽分侵蝕等因素,剩餘的殘骸有可能在西元2030之前就會消失。

透過4K超高清影像拍攝,能明顯看到鐵拿尼號的船頭,正被大量細菌包覆無情的啃蝕著,即使如此,透過聲納的反射,鐵拿尼號巨大的身軀,依舊是它給科學家的第一印象。海洋探險家維斯寇沃表示,「第一個印象就是,它真的很龐大,很巨大的殘骸,我當時還沒準備好它到底有多大。當它出現在聲納上,真的相當驚人。」

鐵達尼號屬於英國皇家郵輪,也是當時白星航運公司旗下的3艘奧林匹克級的郵輪之一,船身長將近270公尺,曾是世界最大的郵輪,號稱永不沉沒的夢幻之船。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從英格蘭南安普敦首航,目的地是美國紐約,但卻是鐵達尼號唯一的一次出航。鐵達尼的處女航,搭載了2224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卻在4月14日晚間撞上冰山沉入大海,估計超過1500人死亡。1997年,鐵拿尼號沉船的故事,也被拍攝成電影,在全球掀起一波鐵達尼號的熱潮。

1567130931q.jpg

國際知名海洋探險團隊,8月初利用8天時間,連續五次搭乘探勘艇潛入鐵達尼號沉船地點,距離加拿大紐芬蘭南邊600公里的大西洋,超過3810公尺的海底,這也是相隔14年後,有科學家再度回到此地。維斯寇沃說,「能真正看到它的全貌實在太棒了。最精采的時刻就是我當時沿著鐵達尼的側邊前進,探險艇的燈光第一次照到船身入口影像立刻映入眼底,彷彿這艘船在向我眨眼,真的太棒了。」

這次再訪鐵達尼號殘骸的目的,一方面要拍攝最新影像,用於日後製作虛擬實境的素材,另一方面則是想瞭解,到底鐵達尼號的殘骸歷經107年的海底腐蝕,還能撐多久,但這次探勘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鐵達尼號的殘骸正因為大西洋強勁的洋流,以及海水中的鹽分侵蝕,快速解體中,最令人擔憂的是,船身金屬部分,如今被大量名為「鐵達尼鹽單胞菌」的細菌啃食,船體右舷部分侵蝕的最嚴重,部分科學家估計,鐵達尼號的剩餘殘骸,有可能在西元2030之前就會在深海中沉默地消失。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