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公車貼補多 使用率過低遭檢討
張君豪 / 新竹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竹市107年度決算報告出爐,被指其中大眾運輸公車營運效果不佳,三年來共補貼免費以及電動公車經費達到8,807萬元,但不僅服務量減少,更有不少條路線公車載客人數平均每班不到15人,使用率低。
新竹市區內人來人往,公車一輛輛經過,但車上乘客卻顯得零零落落。不少新竹市民指出公車路線和班次安排不便民,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民眾說,「路線安排不方便,沒有很方便的感覺。」另一民眾表示,「想要去遠一點的地方,都得回到車站來才有辦法去搭它要去的那個點,所以我覺得不方便。」
實際來到公車站牌,熱門路線還是有不少人排隊等搭車,以學生為主。冷門路線則一個人都沒有,兩邊反差相當大。
民眾說,「要來新竹的時候就會坐5608,(平常坐的人)很多。」
新竹市交通處大眾運輸科長許子建說明,「在偏遠路線部分,我們會採用小黃公車方式試辦,另外我們針對有需求的部分,例如清大它兩個校區的聯結,我們會來做新路線闢駛。那其他有關有一些路線人次載客數比較低,我們目前正在做研究規劃,後續我們會逐一檢討改善。」
26條公車路線中,有7條路線幾乎每班車未達15個人乘坐,其中12和81號公車每班次載客數量更少。未來如何有效改善,將考驗市府交通處人員的智慧。
新竹市區內人來人往,公車一輛輛經過,但車上乘客卻顯得零零落落。不少新竹市民指出公車路線和班次安排不便民,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民眾說,「路線安排不方便,沒有很方便的感覺。」另一民眾表示,「想要去遠一點的地方,都得回到車站來才有辦法去搭它要去的那個點,所以我覺得不方便。」
實際來到公車站牌,熱門路線還是有不少人排隊等搭車,以學生為主。冷門路線則一個人都沒有,兩邊反差相當大。
民眾說,「要來新竹的時候就會坐5608,(平常坐的人)很多。」
新竹市交通處大眾運輸科長許子建說明,「在偏遠路線部分,我們會採用小黃公車方式試辦,另外我們針對有需求的部分,例如清大它兩個校區的聯結,我們會來做新路線闢駛。那其他有關有一些路線人次載客數比較低,我們目前正在做研究規劃,後續我們會逐一檢討改善。」
26條公車路線中,有7條路線幾乎每班車未達15個人乘坐,其中12和81號公車每班次載客數量更少。未來如何有效改善,將考驗市府交通處人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