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與愛玉是在台灣土地上,最在地、最接近人們生活的動物與植物,在這本浮雕書裡,用擬人化的手法,產生交集與火花。小朋友讀繪本,也被立體的3D人物及浮雕的故事主角深深吸引著,小朋友說,「雕出來的很特別,盲人也可以用摸的,書裡面的圖畫紙都是平的,然後他又可以把它變成立體的。」
曾經出版過立體書的繪本作家陳旻昱,這次要挑戰難度更高的浮雕書,用摺頁的方式,拉開全長有300公分,他形容,立體書難在開刀模,但浮雕書的難度,更是立體書好幾倍,失敗率也很高。
陳旻昱指出,「歐美都會做這樣的立體書,但幾乎看不到浮雕書,就是把那個銅版,雕出來那個(立體)形狀,比做一支刀把它彎曲,還難得非常多,我們那個工廠的師傅,他們都說做了四十幾年,沒看過這麼大的模具。」
為什麼想做浮雕書?除了趣味性和藝術性,作者更希望讓視障的孩子能用手「看見」繪本,意外的也受到一般孩子們的喜愛。 陳旻昱坦言,「沒有這種為盲生設計的繪本,所以我們就開始想說,不然來做一本看看,沒有那麼直接在講石虎路殺,或是人類衝突的問題,(而是)共同生活在這個土地的可能性。」
以前要完成這樣的夢想,除非找到贊助商,但這次繪本作家陳旻昱,透過網路募資,成功的達成出版的心願。他希望透過創新的手法,讓盲人也能分享繪本世界的喜樂,也讓其它的創作者,一起來投入這個充滿挑戰的創作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