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可家長管教處罰子女 日本掀修法爭議
陳詩童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過去一年內,日本發生不少虐待兒童致死的案例,引發社會爭議。由於日本民法中,認可家長對兒女用處罰的方式進行管教,現在有兒童保護團體提出,應該要對這項法條進行修法。而這修法的提議,也引來部分家長反對。
日本參議院,在這個月19日,通過了《兒童虐待防止法》的修正法案,明言禁止父母體罰子女。但根據日本民法規定,父母有權為了教育跟監護子女,對兒女進行處罰,許多更演變為虐待兒童案例,讓兒童保護團體建議應該修法,讓法條不要處於曖昧模糊地帶。
東京都北部兒童協商所所長橫森幸子表示,「即使(家長)認為是以管教的方式進行懲罰,但如果過度提高處罰強度,也是有可能會變成虐待,用打的方式進行管教,對兒童有害,完全不是好的方式。」
日本法務省認為,法律中的「家長懲戒權」,是不認同明顯對兒童施暴的行為。因此在20日,召開法制審議會,邀請學者專家,針對是否修正或是刪除家長懲戒權等相關法條,進行審議。
只是刪除「家長懲戒權」的提議,也引來不少家長反對,大嘆管教兒童很難為。
有日本民眾表示,「(懷第二胎時)他會突然哭叫起來,追在我後面跑來跑去,還朝我亂丟東西,持續2到3小時,讓我也開始變得焦躁,最後也忍不住動手教訓他。」
另外,也有上了中小學的兒童,因為接收太多相關資訊,在受到父母訓誡後,向師長或是社工團體抱怨,進而引來遭受虐待的誤會,都讓許多家長對於管教方式,傷透腦筋。
目前已經有相關團體,用美國開發的程式,觀察求助民眾的親子互動,並指導正確互動方式,期盼能協助父母教育子女,也防止兒童虐待發生。
日本參議院,在這個月19日,通過了《兒童虐待防止法》的修正法案,明言禁止父母體罰子女。但根據日本民法規定,父母有權為了教育跟監護子女,對兒女進行處罰,許多更演變為虐待兒童案例,讓兒童保護團體建議應該修法,讓法條不要處於曖昧模糊地帶。
東京都北部兒童協商所所長橫森幸子表示,「即使(家長)認為是以管教的方式進行懲罰,但如果過度提高處罰強度,也是有可能會變成虐待,用打的方式進行管教,對兒童有害,完全不是好的方式。」
日本法務省認為,法律中的「家長懲戒權」,是不認同明顯對兒童施暴的行為。因此在20日,召開法制審議會,邀請學者專家,針對是否修正或是刪除家長懲戒權等相關法條,進行審議。
只是刪除「家長懲戒權」的提議,也引來不少家長反對,大嘆管教兒童很難為。
有日本民眾表示,「(懷第二胎時)他會突然哭叫起來,追在我後面跑來跑去,還朝我亂丟東西,持續2到3小時,讓我也開始變得焦躁,最後也忍不住動手教訓他。」
另外,也有上了中小學的兒童,因為接收太多相關資訊,在受到父母訓誡後,向師長或是社工團體抱怨,進而引來遭受虐待的誤會,都讓許多家長對於管教方式,傷透腦筋。
目前已經有相關團體,用美國開發的程式,觀察求助民眾的親子互動,並指導正確互動方式,期盼能協助父母教育子女,也防止兒童虐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