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質環境變化快速 國際學者視為寶庫
邱偉淳 鍾建剛 / 台北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時常發生地震,這是因為我們位在板塊的交界,也因為這樣,台灣上升的速度是全球最快的,地質環境快速變化很罕見,所以也吸引了國際學者來台灣研究。
在中央山脈前上課,他是國際地質權威Tim Byrne,30年前就開始研究台灣地質,從2015年開始,每兩年帶學生飛越半個地球,來台灣上地質課,為什麼呢?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地質系教授 Tim Byrne說:「自然之美讓台灣在世界上顯得非常獨特,地質構造的相互作用頻繁,也就是板塊運動、地震,還有氣候影響、侵蝕作用過程都很快,因此在我們有生之年就可以觀察到(地質)變化的結果,在全世界速率慢的其他地方,是完全看不到的。」
來台第一堂課,就是到東北角看侵蝕地形。因為台灣風化侵蝕快、抬升速率快,地質變化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地區更頻繁,就像進行了快轉。不只能用來回推古老岩層的變化史,更可望應用到預測未來或因應突發天災。
除了花東縱谷地形,還看了南投集集地震斷層帶,和大屯活火山。一行人短短兩週全台跑透透,看盡多種地質景觀。台灣小但地貌豐富,在地質學者看來,是不可多得的大自然教室。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地質系學生 Jake Frishberg說:「(我們)沿著山區公路走,一邊認識旁邊的岩石,往另一邊看到的風景美極了,就是美極了。」
大多學生來自美國東岸,幾乎都沒碰過地震,第一次來台灣就遇到,覺得又好奇又興奮。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新聞系學生 Stephanie Sheehan描述情況,「我們整個像瘋了一樣,我的天啊,你感受到地震了嗎?我們剛好在吃晚餐,一瞬間我們就左右晃了下。」
這趟地質之旅,讓美國學生大開眼界。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地質系學生 Rebekah Kennedy認為,「這是個很特殊的經驗,可以放在履歷上,飛了大半個地球到另一個國家就為了讀地質學,我會考慮再回來深入研究這裡的大地構造。」
台大地質系助理教授 王昱表示,「事實上我們在很多地球科學的研究上面來講,都是走在世界的前段班。」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台灣的地質變化和防災經驗,是學者眼中「鑑往知來」的研究寶庫。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地質系教授 Tim Byrne認為台灣可以作為一個樞紐,連結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他說:「也可以成為全世界制度運作的範例,如果(資源回收、防災)制度運作得當,還可以對外輸出。」
Tim也希望地質教育更普及,讓台灣人和全世界,更加了解台灣在自然科學研究上的獨一無二。
在中央山脈前上課,他是國際地質權威Tim Byrne,30年前就開始研究台灣地質,從2015年開始,每兩年帶學生飛越半個地球,來台灣上地質課,為什麼呢?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地質系教授 Tim Byrne說:「自然之美讓台灣在世界上顯得非常獨特,地質構造的相互作用頻繁,也就是板塊運動、地震,還有氣候影響、侵蝕作用過程都很快,因此在我們有生之年就可以觀察到(地質)變化的結果,在全世界速率慢的其他地方,是完全看不到的。」
來台第一堂課,就是到東北角看侵蝕地形。因為台灣風化侵蝕快、抬升速率快,地質變化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地區更頻繁,就像進行了快轉。不只能用來回推古老岩層的變化史,更可望應用到預測未來或因應突發天災。
除了花東縱谷地形,還看了南投集集地震斷層帶,和大屯活火山。一行人短短兩週全台跑透透,看盡多種地質景觀。台灣小但地貌豐富,在地質學者看來,是不可多得的大自然教室。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地質系學生 Jake Frishberg說:「(我們)沿著山區公路走,一邊認識旁邊的岩石,往另一邊看到的風景美極了,就是美極了。」
大多學生來自美國東岸,幾乎都沒碰過地震,第一次來台灣就遇到,覺得又好奇又興奮。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新聞系學生 Stephanie Sheehan描述情況,「我們整個像瘋了一樣,我的天啊,你感受到地震了嗎?我們剛好在吃晚餐,一瞬間我們就左右晃了下。」
這趟地質之旅,讓美國學生大開眼界。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地質系學生 Rebekah Kennedy認為,「這是個很特殊的經驗,可以放在履歷上,飛了大半個地球到另一個國家就為了讀地質學,我會考慮再回來深入研究這裡的大地構造。」
台大地質系助理教授 王昱表示,「事實上我們在很多地球科學的研究上面來講,都是走在世界的前段班。」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台灣的地質變化和防災經驗,是學者眼中「鑑往知來」的研究寶庫。
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地質系教授 Tim Byrne認為台灣可以作為一個樞紐,連結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他說:「也可以成為全世界制度運作的範例,如果(資源回收、防災)制度運作得當,還可以對外輸出。」
Tim也希望地質教育更普及,讓台灣人和全世界,更加了解台灣在自然科學研究上的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