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嬰兒出生體重 影響罹糖尿病風險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有些懷孕婦女會認為,多吃多進補,胎兒才會長得快,不過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媽媽懷孕期間如果血糖跟體重沒有在正常範圍,孩子出生後的體重,會決定長大後得糖尿病的風險。
台大內科部教授莊立民說明,「懷孕過程裡面血糖的控制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當血糖控制不佳,胎兒得到的葡萄糖增加,所以他出生的體重會變得很重。」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針對1992年到1999年,總共300萬名、6歲到18歲學童做追蹤研究,發現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的嬰兒,長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出生體重正常孩子的2.3倍;出生體重高於4000公克的嬰兒,罹病風險更高達2.67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接受飲食治療減重15公斤,有近半數患者會達到糖尿病緩解,顯示出生體重過重的孩子,得糖尿病的關鍵在於肥胖。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提到,「我們現在寧願動手機,我們看、玩那些什麼網路的這些事情,都不真正從事體育的運動或是鍛鍊,所以這樣的結果只會養出更多的小胖子。」
此外,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糖尿病統計也發現,糖尿病學童盛行率,近十年來攀升1.5倍,因此提醒懷孕婦女不要過度進補,同時也建議家長,盡量以白開水替代含糖飲料,多到戶外運動,控制體重、才能降低罹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