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吹起「開放銀行」風 解放客戶資料
賴淑敏 蔣龍祥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過去銀行都把客戶資料、視為重要的商業資產,不過近年來國際上吹起「開放銀行」的風潮,甚至歐盟還立法,只要客戶同意,銀行就必須把客戶資料全部解放出來,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授權給第三方業者使用,我國金管會也打算積極推動,立委舉辦公聽會,有不少銀行業者表示,樂觀其成。
過去民眾到銀行開戶,並利用帳戶存提款、轉帳,或投資各種金融商品,這些資料只有銀行端擁有,不過未來金管會將加速推動「開放銀行」OPEN BANKING,也就是在消費者同意下,銀行要把客戶資料解放出來,藉此刺激金融業推出更多創新服務,等於把資料使用權還給客戶。
金管會銀行局長 邱淑貞說:「開放銀行,確實它也有促進競爭金融創新,跟普惠金融這樣子一個正面的意義。」
金管會表示,「開放銀行」是金融科技發展的一大突破,也是世界趨勢,當銀行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將金融資訊分享給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例如金融科技公司,就可利用大數據、開發更多創新服務給客戶,對客戶來說,不僅方便財務管理,也可獲得更多金融產品服務機會,各銀行端也可以增加新客戶管道,增加蒐集客戶理財數據,幫助精準行銷。
台灣銀行副總經理 林俊良表示,「黃金牌價,甚至企業的資金調度,代收了即時收付的通知,還有全國性繳費、身分驗證平台跟帳戶連接平台等,應用的API的部分,其實我們台灣銀行都已經在做了。」
對此,國內不少銀行業者表示樂觀其成,不過到底國內要採用歐盟模式,用立法強制要求銀行配合,還是要採用香港及新加坡模式,由金融機構自願自律方式推動,金管會強調,仍需各界討論,而且如何強化資安,做好個資保護也需評估,目前沒有上路時間表。
過去民眾到銀行開戶,並利用帳戶存提款、轉帳,或投資各種金融商品,這些資料只有銀行端擁有,不過未來金管會將加速推動「開放銀行」OPEN BANKING,也就是在消費者同意下,銀行要把客戶資料解放出來,藉此刺激金融業推出更多創新服務,等於把資料使用權還給客戶。
金管會銀行局長 邱淑貞說:「開放銀行,確實它也有促進競爭金融創新,跟普惠金融這樣子一個正面的意義。」
金管會表示,「開放銀行」是金融科技發展的一大突破,也是世界趨勢,當銀行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將金融資訊分享給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例如金融科技公司,就可利用大數據、開發更多創新服務給客戶,對客戶來說,不僅方便財務管理,也可獲得更多金融產品服務機會,各銀行端也可以增加新客戶管道,增加蒐集客戶理財數據,幫助精準行銷。
台灣銀行副總經理 林俊良表示,「黃金牌價,甚至企業的資金調度,代收了即時收付的通知,還有全國性繳費、身分驗證平台跟帳戶連接平台等,應用的API的部分,其實我們台灣銀行都已經在做了。」
對此,國內不少銀行業者表示樂觀其成,不過到底國內要採用歐盟模式,用立法強制要求銀行配合,還是要採用香港及新加坡模式,由金融機構自願自律方式推動,金管會強調,仍需各界討論,而且如何強化資安,做好個資保護也需評估,目前沒有上路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