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南大理州的朱苦拉村為400人的彝族村寨,交通不便,號稱有99道彎、88道坎。這個與世隔絕的村子有著全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雖然目前村子以種植核桃為主要經濟來源,但家家戶戶都有咖啡樹,手工摘豆,再用大鐵鍋翻炒,竹筐篩檢,石磨輾壓,製作古法傳承百年。
村民鄭女士解釋,「慢慢地炒,放在鍋裡面,火要均勻,然後要把它炒熟。炒了之後有一點黑,磨出來的粉就很香。」
村民李先生則表示,「咖啡就是像吃茶一樣,不吃就不得,一天要吃一回,有空閒時就兩回。」
史料記載,1904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田德能神父到朱苦拉傳教,除了修建天主教堂,也引進越南咖啡樹苗,咖啡從此走進當地人的生活。如今當地保有1,134株古咖啡樹,樹齡多在七十年以上,百年老樹有24棵。
中國境內幾乎所有咖啡豆都生長在雲南山區,過去20年內,業績共成長兩位數。朱苦拉村低緯度、高海拔、高濕度,晝夜溫差大,純正的雲南小粒種咖啡口味醇厚,老樹產量不多,價格因此較高,這些年陸續吸引年輕一輩前來投資創業。
賓川高原有機農業開發公司萬雪君表示,「喝一口在喉嚨一下,它會更持久一點,就是它的厚重度。這是我第一次喝到古樹咖啡的感覺,是很難忘的。」
雲南環境也早已吸引星巴克、雀巢等跨國咖啡茶飲公司進駐,目前阿拉比卡咖啡園面積已經超過兩萬公頃。中國政府、世界銀行與聯合國的發展計畫合作,大力推動咖啡產業轉型升級,希望成為地區村民脫貧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