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

  • 雲南鹽津地形狹長最窄處僅30公尺 外媒評「世界最窄」

    |環境

    位在中國雲南的城市鹽津地形狹長,最窄的地方只有30公尺。有外國媒體形容,這可能是全世界最狹窄的城市。而當地為了讓空間發揮最大效益,沿著河岸興建許多騰空的「吊腳樓」,讓許多外地人看了膽戰心驚。

  • 守護滇池40年 中環保戰士失明窮苦仍不悔

    |全球

    環保議題,是近十年來,各國都在面臨的課題。在中國有一位環保戰士「張正祥」,他奮不顧身守護雲南「滇池」40年,不斷蒐集證據檢舉非法開採礦石的業者,結果因此家境一落千丈,妻離子散,甚至還被非法業者報復,導致右眼幾乎完全失明,右手粉碎性骨折,康復後無法勞動。但他沒有因此退卻,還是堅守自己的初衷。

  • 監測小組不眠不休70天引導 雲南迷航象群長征1300公里後返家

    |兩岸

    雲南野象群迷航引發國際關注,這一群大象從南部的西雙版納出發,往北走了1300公里,一度跑進昆明市郊區,現在終於在專家導引下踏上歸途,朝向官方安排的棲息地前進。而這段時間以來,為了幫大象開路,沿途有15萬人配合疏散。

  • 雲南棲地遭破壞縮水 大象出走生活圈

    |全球

    不久之前,中國雲南有十幾隻大象集體迷航,其實這是因為牠們在雲南的棲地被人類用來開發,面積縮小了四成,再加上大象數量不斷增加,導致空間和食物都不夠,才會讓牠們走出自己習慣的生活圈。

  • 雲南15頭野象朝市區移動 當局緊盯不敢大意

    |地方

    中國雲南一群本來住在保護區裡的野生大象,去年開始突然向北移動,14頭大象遠征500公里,當地政府不敢大意,除了出動大批警員、車輛,還準備了玉米和鳳梨,嚴防象群大鬧市區。 在民宅外翻找食物、電力設備旁閒晃、還試圖撞開鐵門,一群野生亞洲象,在城鎮四處遊蕩的景象,在中國雲南昆明市郊區上演。15頭野生象,上星期進入昆明外圍的晉寧區後,週末繼續往北朝人口稠密的昆明市前進,當地政府大陣仗戒備。 中國國家林草局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雲南翁丁村大火

    |地方

    在雲南有一個號稱「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的翁丁村,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佤族村落,卻在初三發生大火,燒了一整個晚上;上百間茅草屋幾乎被燒光,所幸沒有人員傷亡。有村民指出,因為消防栓的水不夠用,才無法及時撲滅火勢,而起火點是一處無人居住的房子,詳細起火原因仍待調查。 一大片的茅草屋被熊熊火海吞噬殆盡,這裡是雲南臨滄的翁丁村老寨部落。在大年初三傍晚發生火災,燒了一整個晚上,上百間房屋幾乎全毀,火勢在14

  • 焰火照清境 火把節融合族群促交流

    |社福人權

    源自於中國雲南少數民族的火把節,原先以薪火相傳、向天祈求平安為宗旨,傳到台灣清境後,則加入族群融合的精神,讓大家一同來共襄盛舉。 人們高舉火把,共同圍繞著篝火行走。2019清境火把節在南投仁愛鄉火熱登場。清境火把節是融合各民族的節慶活動,不僅有雲南人,也有閩南人、客家人和當地原住民參與活動。 賽德克族居民古玉峰說,「透過這樣的活動,原來有這群人在使用我們的土地,可以互相分享大自然所有的東西,我覺

  • 中國宣稱犀鳥保育有成 實際恐有出入

    |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亞洲熱帶地區雨林中的犀鳥,在中國雲南和廣西一帶也能看到,不過因為棲地破壞以及盜獵,已經瀕臨滅絕,中國保育官員最近宣稱在雲南首度看見犀鳥成群出沒,實際上保育成果恐怕相當有限。 成群犀鳥在雲南西部的山林間飛翔,中國自然保育官員宣稱,這是30年來持續保育取得的成果。雲南自然保護區官員郝成(音譯)表示,「此次觀測拍攝到近百隻犀鳥的影像資料,是國內首次。」 犀鳥是一種大型、羽毛漂亮的鳥類,在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