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終結種族隔離27年 僅存唯一白人城鎮

南非終結種族隔離已經27年,但是境內直到今天還有純白人的城鎮、拒絕多元融合。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宣示,要加速推動無償徵收土地計畫,把少數白人掌控的土地,分配給所有南非人民,實現土地正義、同時刺激經濟。

走進南非中部的小城鎮奧倫尼亞,彷彿進入時光隧道,這裡1500個居民,絕大多數是白人基督徒,使用的語言是南非荷蘭語,也就是當年第一批荷蘭殖民者所說的語言,他們還有自己的貨幣,自己的旗幟,凡事自給自足, 不用外來勞工,堅持傳承自己的荷蘭後裔文化。

27年前種族隔離政策走入歷史,殖民政權的各種銅像雕像已經不合時宜,拆除後集中到奧倫尼亞,成為地方特色。

奧倫尼亞市發言人畢爾表示:「我們先祖開墾的目標是自力更生,現在新南非黑人占多數,對我們也不是那麼友善,所以我們想保持距離。」

南非種族隔離時期,政治經濟資源都掌握在白人手裡,黑人儘管占了八成總人口,只能被擠到窮鄉僻壤,蝸居在破爛狹小的空間裡。種族隔離結束後,實施土地改革、分配正義是所有黑人的期望,但如今大量企業與土地仍然在白人手裡,黑人持有城市土地者尚不到7%。然而這種程度的變動,已經讓白人恐懼不安,農民安斯林說,他被土地改革計畫逐出自己的家,拿了政府的補償金,五年前搬到奧倫尼亞。

安斯林表示:「土地重劃政策一公告,各種騷擾恐嚇就來了,我父親的建議是你最好賣掉農場,因為我們必須放棄部分土地,我們不能獨占整個南非,如今我們在這裡感覺安全、幸福。」

安斯林在這裡找到歸屬,但安全感不知道能維持多久,很擔心將來再次面臨驅逐。因為新總統拉馬福薩推動修憲,目的是要加速土地重新分配,而且要以小城鎮為優先,釋放殖民時期土地財富,為經濟注入新活力,而這次對白人土地的徵收,將不會再發給補償金。

奧倫尼亞人也擔心自己極力保存的文化,終將逐步消失。當地學校裡有兩份教材,一份是全國官方課程,一份是奧倫尼亞版本.
 
奧倫尼亞學校校長波許霍夫表示:「這份歷史地理課本是從新政權的角度編寫,也是主觀的,這個是我們角度的課本,學生可以比較兩份教材來得到自己的觀點。」

奧倫尼亞的歷史課本,對南非民主之父曼德拉隻字未提,因為不認為曼德拉是他們歷史的一部分。一群黑人勞工路過當地超市,生平第一次看到這樣一個純白人城鎮。

南非勞工表示:「我認為他們自己離群而居,我也覺得必須跟他們一起生活,因為我們都是人。」

這樣一處帶有庇護與種族隔離時期懷舊感覺的地方,成為對現況不安的白人的避風港。畫面上這對夫妻過去28年都住在東部的夸祖魯納塔爾省,但是刺激黑人就業的政策讓他們很難找到工作機會,現在考慮搬到奧倫尼亞生活,當地提供一個禮拜免費的住房,與相關創業扶助措施,讓他們慢慢考慮。

南非白人民眾表示:「我原本住的地方找工作實在太難了,我想主要是因為我的膚色。」

這樣奇特的環境,讓奧倫尼亞受到國際媒體大量關注與報導,洛杉磯時報把它形容為族群不容忍的堡壘,芝加哥論壇報把它形容為南非前統治階級最後可悲的堅持,還說當年迫使黑人隔離居住的人,現在活在自己的監獄裡。儘管如此,過去六年南非治安持續惡化,去年平均每天發生65起謀殺案,而在這段期間,投奔奧倫尼亞的人口緩步成長,也增加了百分之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