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研究:濫用抗生素 恐增心肌梗塞死亡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研院證實濫用抗生素,會大大提高心肌梗塞的死亡率,研究團隊發現,抗生素會清除掉腸道細菌,影響免疫系統失衡,提高心臟破裂的機率。

對老鼠進行心肌梗塞模擬手術,再連續七天投入抗生素,結果老鼠心臟破裂,死亡率百分之百。中研院研究員謝清河的團隊,從實驗中證實,濫用抗生素,會大幅提高心肌梗塞的死亡機率,研究在十月初登上醫學期刊「循環」。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員謝清河說,「我們在動物實驗裡面,利用比較強的抗生素,把牠腸胃道的細菌全部都摧毀掉之後,動物萬一發生心肌梗塞,牠百分之百會死亡,如果我們腸胃道的細菌,沒辦法幫助這些短鏈胺基酸代謝,那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出問題,心臟就沒辦法修復。」

研究團隊指出,抗生素在抑制細菌的同時,也會清除掉腸道的細菌,導致細菌的主要代謝產物「短鏈脂肪酸」消失,進而影響免疫系統失衡,結果就會提高心臟破裂的機率。不過研究團隊表示,患者在心臟手術術後,還是可以使用抗生素,只要平時不要濫用就好。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員謝清河說,「這病人他已經有感染了,我們會把這個感染源找出來,然後去做藥物的測試,知道說這個感染源對哪些抗生素、哪些藥物是有反應的,那我們就只要用這些抗生素就好,沒有必要的、沒有直接效果的,我們就不要用。」

謝清河說,平時就過度依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心臟開刀後如果再濫用,就會有風險,目前已知腸道菌相的平衡,與肥胖代謝疾病、自體免疫等疾病相關,現在中研院又有研究顯示腸道菌相與心血管疾病有正相關,患者使用抗生素時得留意劑量。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