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釋出對台31項政策 至今已逾7個月

之前中國公布對台31條政策,說要釋出「利多」。時間過了7個多月,對台灣民眾是否有影響呢?有民間團體發布最新民調,調查中只有兩成左右的人認為中國說到做到,不過超過五成民眾覺得這些政策還是有吸引力。

中國公布對台31條政策,廈門、福金等地也陸續推出實施細則,中方釋出利多,要吸引台灣民眾和產業西進。但這些措施,對於民眾來說是否有感?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公布民調,指出有五成民眾不了解政策內容,而且只有兩成左右相信中方會落實對台政策,但卻還是有五成受訪者認為政策對民眾和產業具有磁吸效應,有三成認為對就學、就業發展有助益。

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林震岩表示:「台灣大概就是,一般我們現在講的就是小確幸是有的,但是大機會是沒有,(畢業起薪)比如說兩萬五、三萬,(中國)他們可能會低個我們五、六千台幣,可如果你能力夠的話,你要幾年內拿到兩倍三倍、五萬塊,事實上是有機會的,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想去那邊看看。」

調查中提到,有六成民眾認為相較於中國而言,台灣給的就業和創業發展機會並不充足。如果有機會西進,近五成受訪者願意前往就業、創業。同時,還有四成家長,願意送小孩到中國就學。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舉例)以均標錄取台灣的學生,直接用申請方式,就可以到大陸就讀它幾乎是211、985雙一流的大學,所以(家長)就為他的子女將來鋪路。」

以教育來看,學者指出中國許多大學的世界排名都比台灣前面,也能投注更多資本,確實有吸引力,但要西進之前,還要先思考政治、生活文化差異,避免和理想落差太大。而政府應該從提升勞工福利、改善創業、就業環境著手,研議吸引企業留台的優惠條件,有利於「留才」。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