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開放2新農藥 用於殺茶樹蟲蟎

食藥署今天公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共修訂10種農藥、用於各類蔬果植物等農產品43項殘留容許量。其中包括開放先前引發討論的農藥「賽安勃」及「賽派芬」用於茶樹上。食藥署表示,因病蟲對於傳統農藥已生抗藥性,經評估認為賽派芬對人類致癌風險低,因此今天起、開放用於茶葉。

去年國內原本打算開放農藥「氟派瑞」用於茶樹,因為有致癌疑慮,引發外界反彈,最後黯然喊卡。食藥署12號再度公告「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開放新藥殺蟲劑「賽安勃」及殺蟎劑「賽派芬」用於茶樹上。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魏任廷說:「毒性的資料裡面,事實上它在美國的EPA,或者是國際癌症中心IARC,是沒有列入這個清單裡面。」

食藥署表示,「賽派芬」雖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雌性大鼠長期暴露、會增加子宮腺癌風險,但對人類還沒有致癌證據,因此經過農藥諮議會審查通過,准許使用。而這次新增的茶樹農藥殘留容許量,「賽安勃」為1.5ppm,是澳洲0.05ppm的30倍;「賽派芬」因為是日本開發的新藥,目前全球只有日本使用,台灣則把標準訂在20ppm,比日本60ppm還低。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說:「安全性的角度來看,它或許是還好。但是我想,其實包括消費者,甚至我自己比較關心的是說,到底新增這個使用的必要性跟合理性。」

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說:「牠的個體很小,牠很容易產生抗藥性,所以必須要有不同的藥劑減低牠產生抗藥性的機率。」

防檢局強調,市售很多老舊農藥已使用30幾年,蟲體早已產生抗藥性,為了達到防治效果,藥劑用量可能逐漸增加,對茶樹及人體都不利,因此有必要讓副作用低的新藥進場。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