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子嚴重 50年後人口少4成
邱偉淳 陳詩童 應磊奇 / 日本東京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歌舞伎町有東京最著名的花街柳巷,不過以性文化聞名全球的日本,年輕人卻越來越不做愛,甚至連手機都被怪罪是原因之一。
民調顯示,日本18到34歲的未婚男女,從未有過性經驗的超過三成;有學說認為,科技發達,加上動漫、電視偶像、女僕店和風俗產業普及,滿足了情感和情慾需求,造成現實的人際關係更加疏離。流行語中不只草食系,連"絕食系"男女都已經出現。
法政大學終身學習與職涯發展研究學院副教授田中研之輔表示:「在日本,像遊戲、動漫都是虛擬的,生理、身體等性經驗都很虛擬。因為沒有累積戀愛經驗、溝通虛擬化後會發生什麼呢?年輕人感受不到對性方面的需求,甚至會覺得性是不潔的事。」
年輕世代對交往提不起勁, 民調反映,個人害怕被拒絕、怕麻煩,寧可享受自由;但學者也指出兩大結構問題:有正職工作的單身者,加班應酬的企業文化,壓縮到私人交往的時間;至於打工的飛特族、待業的尼特族等收入不穩定的族群,恐怕得先養活自己。沒時間和沒錢,同時也衝擊日本的生育率。
31歲的飛特族KEKE說:「還是會想要有小孩,但到時生活會有多辛苦,現在還沒有辦法想像。」
即便超過八成未婚男女都想步入婚姻,付諸行動的卻愈來愈少;日本2016年只有62萬多對男女結婚,寫下戰後新低紀錄。由於未婚生子的比例只有2%,可預期日本人口將持續萎縮。記者實際街訪發現,夫妻雖然想生第二胎,但更擔心養不起孩子。
日本民眾土屋太太說:「因為我跟丈夫是雙薪、都在工作,時間跟經濟方面能力,比較沒辦法真正去生第二胎。」
日本民眾松永先生則說:「能不能養得起第二胎,一直都有這種不安。但我認為孩子越多會越幸福,所以有想要再多生一個小孩。」
日本政府想方設法,舉債祭出生育津貼、幼兒學費減免等政策鼓勵生育,但長久之計,是改善工時和勞動條件,提供單身者誘因,也保障已婚夫妻,不會因為育兒而影響職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