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曾協助薩爾瓦多成衣廠勞工運動

台灣和薩爾瓦多斷交,多年來,兩國之間,除了醫療、農業技術交流。也有台灣勞工團體和學者,曾經協助過當地的成衣廠工會,和台灣的企業抗爭。雙方建立深厚情感,到現在,依舊在勞工議題上,保持聯繫及合作。
 
在紀錄片《薩爾瓦多日記》中,描述在當地由工人自主成立「公平成衣工廠」(Just Gaments),在2007年面對關廠的命運,台灣學者陳信行特地前往薩爾瓦多關心、協助當地的成衣廠工會,和台商企業抗爭的歷程。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信行表示,「台灣的各個勞工團體,當然願意幫忙,大家就知道說,我們事實上是相同的命運,在這種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狀況之下,確實大家都面對同樣的狀況,所以我們就交了不少朋友。」

曾經多次到薩爾瓦多的陳信行說,台商在當地的投資,不少以成衣廠為主,雙方在農業技術上和醫療,也都有交流,對於這次斷交,他以自己和當地民眾接觸的經驗,在薩爾瓦多由右派轉為左派執政後,台灣的外交方面,仍只著重在金援,沒有深入了解民情的變化。

陳信行表示,「他們一般人印象裡面,台灣人就是幫助當地的右派政客以及富豪,然後地主、財團,那個是整個內戰的,歷史經驗是這樣。」

就算雙方政治上斷交,陳信行認為,台灣和薩爾瓦多的工會組織,對國際勞工議題的關注和合作,絕不會受到影響。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