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水、出發,中華隊游泳女將林佩彣,備戰亞運訓練不間斷;4月的全中運,林佩彣接連改寫50公尺,和100公尺蛙式全國紀錄。第二次參加亞運,林佩彣期許自己,能站上頒獎台。林佩彣說,「我這次當然希望可以盡全力擠進去前3吧,課表強度拉高、增加自己的耐乳酸能力,加強跳水、出發、轉身,爭取個0點幾秒。」
游泳池內,勝負往往就決定在0點幾秒,總教練李澄峯也認為,林佩彣的速度和爆發力不錯,有機會為中華隊,搶下一面等了20年的金牌。
也是第二度出征亞運,還有中華女壘主戰投手林盈馨,她認為這一次相對比較起來,沒有像上次那麼緊張;因為這次也有經驗很資深的選手,也有年輕的選手同時參賽。亞運女壘教練 潘慈惠認為,最大的跟最小的選手年紀相差可能有到15歲,其實就是像母雞帶小雞的模式來做經驗傳承。
38歲的強力左投林素華,是亞運會「四朝元老」,仁川亞運摘銀後,原本打算從國家隊退休,但接獲徵召,仍然披上國家隊戰袍,用豐富經驗,來幫助換血階段的中華女壘。她說,「因為我的經驗比較多,所以我都是比較以經驗傳承的方式,來協助其他的投手。」
漂亮的高壓扣殺取分,還不忘和年輕的搭檔擊掌打氣,34歲的陳迪,已經是網球項目的沙場老將,今年將第5度出征亞運,陳迪強調、代表國家出賽,是榮耀、也有壓力。中華隊男網選手 陳迪提到,「打亞運這種有點就是,揹著國旗你會覺得,其實你打並不是你自己;你自己打輸了你回去。但是有時候你場上的奮戰,那是代表一種精神,代表整個國家、代表臺灣人。」
16年職業生涯,打過無數場大小戰役,這屆亞運可能是陳迪最後一次參賽;而37歲的桌球老將莊智淵,今年更是第六度參加亞運,他們除了上場為自己的成績奮戰,更要把握機會,把一身經驗傳承給年輕選手。
38歲的強力左投林素華,是亞運會「四朝元老」,仁川亞運摘銀後,原本打算從國家隊退休,但接獲徵召,仍然披上國家隊戰袍,用豐富經驗,來幫助換血階段的中華女壘。她說,「因為我的經驗比較多,所以我都是比較以經驗傳承的方式,來協助其他的投手。」
漂亮的高壓扣殺取分,還不忘和年輕的搭檔擊掌打氣,34歲的陳迪,已經是網球項目的沙場老將,今年將第5度出征亞運,陳迪強調、代表國家出賽,是榮耀、也有壓力。中華隊男網選手 陳迪提到,「打亞運這種有點就是,揹著國旗你會覺得,其實你打並不是你自己;你自己打輸了你回去。但是有時候你場上的奮戰,那是代表一種精神,代表整個國家、代表臺灣人。」
16年職業生涯,打過無數場大小戰役,這屆亞運可能是陳迪最後一次參賽;而37歲的桌球老將莊智淵,今年更是第六度參加亞運,他們除了上場為自己的成績奮戰,更要把握機會,把一身經驗傳承給年輕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