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重創 達仁鄉民自發復育毛蟹
章明哲 / 台東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東縣達仁鄉有毛蟹故鄉之稱,但十年前莫拉克風災,破壞毛蟹棲地,溪流裡毛蟹數量大減,毛蟹祭也暫停十年。最近護溪志工發現好消息,毛蟹數量已經增加,只是體型還不大。
十年前莫拉克風災,達仁鄉的野溪因為被土石阻斷,溪流沒水,毛蟹大量消失,被稱為毛蟹故鄉的達仁鄉,再也看不到毛蟹,於是各村自主發起護溪運動,鄉公所也不辦毛蟹祭,如今經過十年保護,志工發現,在這處野溪裡不到一百公尺的範圍,就有上百隻的毛蟹,數量雖然多,可是牠們的體型卻還不到6公分大。
護溪志工陳聯傳說,「牠洄游的時候,是不是最近有下大雨,是不是牠溯溪的時候、往上的時候,是不是數量很多,但是我們今天看這個成果很好。」
台東縣政府表示,縣府並沒有針對達仁鄉發布封溪保育公告,都是由當地居民自主發起保護,但能有這樣成果很少見,當地居民如果需要進一步護溪護魚,縣府會協助。
台東縣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看看是用公聽會的方式,先徵得我們當地民眾同意之後,我們再來做包括,野生動物保育區的劃設。」
達仁鄉的毛蟹是台灣特有的「扁絨螯蟹」,是野溪生態環境的指標物種,不過還未列入保育,而且有人工養殖。鄉公所表示今年還是不會舉辦毛蟹祭,不鼓勵民眾捕毛蟹,而各村巡守隊仍然會持續進行護溪工作。
十年前莫拉克風災,達仁鄉的野溪因為被土石阻斷,溪流沒水,毛蟹大量消失,被稱為毛蟹故鄉的達仁鄉,再也看不到毛蟹,於是各村自主發起護溪運動,鄉公所也不辦毛蟹祭,如今經過十年保護,志工發現,在這處野溪裡不到一百公尺的範圍,就有上百隻的毛蟹,數量雖然多,可是牠們的體型卻還不到6公分大。
護溪志工陳聯傳說,「牠洄游的時候,是不是最近有下大雨,是不是牠溯溪的時候、往上的時候,是不是數量很多,但是我們今天看這個成果很好。」
台東縣政府表示,縣府並沒有針對達仁鄉發布封溪保育公告,都是由當地居民自主發起保護,但能有這樣成果很少見,當地居民如果需要進一步護溪護魚,縣府會協助。
台東縣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看看是用公聽會的方式,先徵得我們當地民眾同意之後,我們再來做包括,野生動物保育區的劃設。」
達仁鄉的毛蟹是台灣特有的「扁絨螯蟹」,是野溪生態環境的指標物種,不過還未列入保育,而且有人工養殖。鄉公所表示今年還是不會舉辦毛蟹祭,不鼓勵民眾捕毛蟹,而各村巡守隊仍然會持續進行護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