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國難民游泳選手海上救人 將登大螢幕
鄭惟仁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以難民代表隊身分參加2016里約奧運的游泳選手馬蒂妮,在2015年游了3個小時,橫渡愛琴海,還救了一船人的性命;現在這段經歷將登上大銀幕,她希望能改變大家對難民的消極看法。
游著自由式在水中快速前進,來自敘利亞的難民馬蒂妮,從小就喜歡游泳,夢想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無奈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她和姊姊離開大馬士革的老家,搭著一艘小帆船要從土耳其橫渡愛琴海,前往希臘的途中遭遇了船難,馬蒂妮說,「我看著船上唯一的孩子,當時我的眼睛、鼻子和嘴裡都是鹽巴,而且又渴又餓,但我還是講了些笑話並對那孩子笑,讓他不會感到害怕,其實我心裡比他還要害怕。」
最後馬蒂妮和姐姐還有另外兩個人,推著船游了3小時,橫渡愛琴海,拯救一船人的性命;隨後姊妹倆抵達德國柏林,馬蒂妮並以難民隊參加里約奧運,現在她要將這段故事以回憶錄呈現,並且將拍成電影,馬蒂妮說,「或許我們失去了國家,但我仍然保有相同的想法並持續著,所以我認為這本書和電影,會給世界帶來很不一樣的訊息,就是只要你堅信理想,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馬蒂妮表示,當時差點就拒絕以難民隊參加奧運,但現在的她對難民身分感到自豪;今年20歲的馬蒂妮,擅長100公尺自由式和蝶式,目前在柏林每星期訓練30個小時,目標瞄準2020年東京奧運。
游著自由式在水中快速前進,來自敘利亞的難民馬蒂妮,從小就喜歡游泳,夢想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無奈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她和姊姊離開大馬士革的老家,搭著一艘小帆船要從土耳其橫渡愛琴海,前往希臘的途中遭遇了船難,馬蒂妮說,「我看著船上唯一的孩子,當時我的眼睛、鼻子和嘴裡都是鹽巴,而且又渴又餓,但我還是講了些笑話並對那孩子笑,讓他不會感到害怕,其實我心裡比他還要害怕。」
最後馬蒂妮和姐姐還有另外兩個人,推著船游了3小時,橫渡愛琴海,拯救一船人的性命;隨後姊妹倆抵達德國柏林,馬蒂妮並以難民隊參加里約奧運,現在她要將這段故事以回憶錄呈現,並且將拍成電影,馬蒂妮說,「或許我們失去了國家,但我仍然保有相同的想法並持續著,所以我認為這本書和電影,會給世界帶來很不一樣的訊息,就是只要你堅信理想,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馬蒂妮表示,當時差點就拒絕以難民隊參加奧運,但現在的她對難民身分感到自豪;今年20歲的馬蒂妮,擅長100公尺自由式和蝶式,目前在柏林每星期訓練30個小時,目標瞄準2020年東京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