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拉昨返巴基斯坦故鄉
林建成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諾貝爾和平獎最年輕得主馬拉拉3月29號從英國,回到祖國巴基斯坦進行訪問,31號她回到故鄉,受到鄉親熱烈歡迎,由於恐怖組織塔利班仍威脅要殺害她,馬拉拉絕大部分都列為機密。倡導女性受教權不遺餘力的馬拉拉,在電視演說中強調,她一直夢想有一天,能夠自由自在地在巴基斯坦大城市,開車到處旅行。
馬拉拉尤沙夫賽29日返回祖國巴基斯坦,巴國政府為了保護她一家的人身安全,除了和總理阿巴西會面的行程公開,其它全都列為機密。這是她五年多來第一次回到祖國巴基斯坦。馬拉拉在總理官邸發表電視演說時表示,她不敢相信自己已經回到祖國,她一直夢想有天能自由自在地在大城市喀拉蚩和伊斯蘭馬巴德開車到處旅行。馬拉拉表示,她已經20歲,也看過很多世間情事,尤其是極端恐怖主義,但她期許祖國能走向正確道路,「為了更好的巴基斯坦,女孩必受教育,更要讓女性能獨立生活,讓她們能為自己做決定,那我國便得以走往正確方向,這就是我們想看到的未來。」
馬拉拉在201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創下最年輕的紀錄。她11歲開始就在部落格主張女性和孩童的受教權,但是塔利班組織認為她過於崇尚西方文化,派出槍手殺她滅口。2012年,馬拉拉在校車上遭到塔利班民兵開槍擊中頭部,被送醫急救,最後被送往英國進行後續治療。塔利班組織在國際批評聲浪下,仍然恐嚇會對馬拉拉進行第二次殺害。馬拉拉在31日,搭乘陸軍直升機回到家鄉史瓦特河谷區的明戈拉,受到鄉親的歡迎。居民阿布杜拉說:「我們偏鄉地區面臨教育的困難,我們希望她能再來找出問題癥結,並為年輕人做些事情。居民阿里說:「不管人們如何講馬拉拉,我覺得她應該完成她的理想,我們應尊重她在教育上的努力。」
馬拉拉一家人預計在4月2日離開巴基斯坦,繼續她在英國牛津大學的學業。馬拉拉的父親為馬拉拉成立基金會,繼續幫助巴國和中東地區的孩童爭取受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