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拉遭槍擊5年後首返巴基斯坦

諾貝爾和平獎最年輕得主馬拉拉,29號返回祖國巴基斯坦。這是距離她在2012年遭到塔利班開槍擊中頭部之後,時隔5年多首度返鄉。馬拉拉將和巴基斯坦總理會面,而其他行程因涉及人身安全,被列為最高機密。

載著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的班機降落在伊斯蘭瑪巴德,馬拉拉和家人在機場辦完手續,就隨著車隊離去。

「上學不只屬於我的權利,也是其他孩子的權利。」14歲的馬拉拉,在鏡頭前勇敢說出自己的主張,爭取女性與孩童受教權,她在11歲就透過部落格,主張女孩應該有受教育的權利。她的言行引起塔利班不滿,認為過於高調並崇尚西方文化,2012年才15歲的馬拉拉,在校車上遭到塔利班士兵開槍擊中頭部。

她全身是血躺在擔架上的畫面震撼人心,校車上也留下大片血跡,巴基斯坦人權不張的現象再度公諸於世。馬拉拉的傷勢一度相當嚴重,槍傷也讓腦部過度腫脹,醫生還得打開部分頭骨。馬拉拉在巴基斯坦軍醫院接受緊急治療,之後和家人前往英國伯明罕,傷勢復原之後在當地繼續受教育,並在父親協助下成立基金會,為巴基斯坦、非洲與中東國家的孩童爭取受教權。在她16歲生日當天,聯合國邀請她進行受傷後首次公開演說,並將當天訂為馬拉拉日。

2014年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創下該獎項最年輕得主的紀錄。馬拉拉爭取受教權的行動雖然獲得國際關注,不過在民風普遍保守的巴基斯坦,對於馬拉拉的評價不一,批評她沽名釣譽,並重創巴國的國際形象。

目前在牛津大學就讀的馬拉拉,這次她返國的保安規模十分龐大,主要是考慮到她的人身安全。目前除了確認她和總理會面的行程,其他都被列為機密。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