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驚擾、漁網纏身 黑面琵鷺北返驚險多

多年來,台灣吸引全球一半以上的黑面琵鷺來台度冬,不過今年數量較去年減少400多隻,鳥會呼籲政府應更重視溼地的保育。

天氣逐漸放暖,來台過冬的黑面琵鷺準備開始北返,黑面琵鷺是全球瀕危物種之一,數量最少時全世界僅有288隻。經過搶救之後,負責進行全球普查統計的香港觀鳥會統計,在2017年已經有3,941隻,今年普查結果,數量和去年相當。

香港觀鳥會經理余日東表示,「40多個地點,動員200多位的調查者幫我們做這個普查,今年的數字是3,941隻,
跟去年一模一樣。」

黑面琵鷺偏佈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台灣等地,台灣今年紀錄到2195隻,占全球總數56%,雖然數量較去年減少406隻,但仍是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區,今年台南只紀錄到1265隻,較去年大幅減少544隻。

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世鵬推測,減少原因恐怕來自環境的變化,但只有一年的數據,也無法非常肯定;他認為溼地最重要是水,當黑面琵鷺覓食的時候,水位高低也是重要的關鍵,建議相關單位要正視這個問題。

林務局表示,近年來黑面琵鷺在台度冬地點有擴散跡象,宜蘭、新北市金山都發現黑面琵鷺的蹤影,地點分佈廣能分散生存的風險,今年也發現到中國度冬的黑面琵鷺明顯增加,也可能是黑面琵鷺在兩岸移動造成。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