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涉學術倫理案 教部今開學審會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大新學期開始,師生陸續返回校園,但直到現在,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還無法正式上任。之前已經有不少教授已經出面力挺管中閔,抗議政治力介入,但也有部分校務會議代表認為,校長遴選過程有瑕疵,因此發起連署,希望舉行臨時校務會議討論。
台大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李柏寬表示:「連署大概是有35個人,因為有幾位代表撤簽,就是他受到一些壓力,所以我們有再補上幾位新的。利益迴避,還有資訊揭露,這些都是我們在校務會議要討論的議題。」
台大臨時校務會議提案共同發起人方綺表示:「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校務會議去展開一些特別調查小組,針對這些案件進行一些比較實質的審查,而不是以程序為由帶過。」
發起人認為,管中閔從「獨董」利益衝突,到論文內容被指控和學生的論文多處雷同、「違反學術倫理」,至今仍爭議不斷,校方應該成立調查小組釐清,避免後續可能再衍生事端。而教育部26號下午也召開「學術審議會」,要釐清學術成果「範疇」的定義。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我們今天是就學術成果的範圍去做一個討論,台大他們學術倫理委員會說,它不成案。不成案他認為它這個不算一種學術成果,那到底未來我們對於學術成果的定義是什麼,我們要先去討論,要把它釐清。」
管中閔論文案是在研討會中發表的,因此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先前兩次開會都以「非正式論文」為由,宣布此案不成立,但外界仍有雜音,所以教育部將透過學術審議會來討論,但強調並非針對管中閔個案,而是要做通盤的討論,至於研討會文章,是否要認定為正式「學術成果」,教育部沒有特定立場。
台大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李柏寬表示:「連署大概是有35個人,因為有幾位代表撤簽,就是他受到一些壓力,所以我們有再補上幾位新的。利益迴避,還有資訊揭露,這些都是我們在校務會議要討論的議題。」
台大臨時校務會議提案共同發起人方綺表示:「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校務會議去展開一些特別調查小組,針對這些案件進行一些比較實質的審查,而不是以程序為由帶過。」
發起人認為,管中閔從「獨董」利益衝突,到論文內容被指控和學生的論文多處雷同、「違反學術倫理」,至今仍爭議不斷,校方應該成立調查小組釐清,避免後續可能再衍生事端。而教育部26號下午也召開「學術審議會」,要釐清學術成果「範疇」的定義。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我們今天是就學術成果的範圍去做一個討論,台大他們學術倫理委員會說,它不成案。不成案他認為它這個不算一種學術成果,那到底未來我們對於學術成果的定義是什麼,我們要先去討論,要把它釐清。」
管中閔論文案是在研討會中發表的,因此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先前兩次開會都以「非正式論文」為由,宣布此案不成立,但外界仍有雜音,所以教育部將透過學術審議會來討論,但強調並非針對管中閔個案,而是要做通盤的討論,至於研討會文章,是否要認定為正式「學術成果」,教育部沒有特定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