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獨立十週年 經濟、政治矛盾挑戰大

台灣外交處境在國際上常被拿來和2008年宣布獨立的科索沃比較。台灣也是最早承認科索沃的國家之一。科索沃在2月17日慶祝獨立十周年,國內氣氛歡樂;但現實上,還有經濟和政治問題要解決,獨立後還有很多挑戰。 科索沃獨立十周年,不分男女老少,拿著國旗、穿著阿爾巴尼亞傳統服飾上街慶祝。有人甚至在臉頰畫上科索沃的國旗。參加慶典的很多民眾都認為,儘管科索沃仍有不少待解難題,但獨立這條路絕對不能回頭。 受訪的葛拉茲說,「我很開心而且非常驕傲,我要慶祝這個特別的一天是科索沃獨立紀念。」 科索沃走上獨立,起因1989年塞爾維亞修憲大幅縮小科索沃的自治權,引發科索沃不滿。1991辦獨立公投有99%贊成票,當時只有阿爾巴尼亞承諾公投效力,隨後爆發種族清洗的科索沃戰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介入,後由聯合國接管。1999年結束戰爭,不到十年的時間,科索沃在2008年宣布獨立,脫離塞爾維亞。 儘管一路備受塞爾維亞打壓,無法取得俄國、中國和烏克蘭支持進入聯合國,但科索沃目前已獲得115個國家承認,也積極爭取有朝一日能加入歐盟。 科索沃總理哈拉迪那伊表示,「這是我的榮幸,能和大家以及所有的國民,一起慶祝科索沃獨立十年紀念。」 科索沃也面臨來自塞爾維亞的反分裂勢力。在獨立十週年當天,塞爾維亞民主黨舉著「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標語宣示態度。而且科索沃經濟環境並不好,在靠近塞國邊境的密特羅維亞,仍住有12萬的塞爾維亞族人,擁有自己的警察和司法制度,並拒絕科索沃的管轄,長期以來關係更是緊張。 塞爾維亞民主黨主席喬瓦諾維奇說,「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孩子們的未來。我有兩個兒子,而且我完全不希望他們未來得參與戰爭。」 塞爾維亞學者密羅斯柯維奇說:「在科索沃領土境內創造出另一個塞爾維亞族的國家,這就是問題所在。仍有12萬塞族人住在那裡,因為當初有超過25萬人在戰爭遭到驅離。」 科索沃雖然宣布獨立十年,國際空間仍然不斷被打壓,國內失業率也高,經濟更必須仰賴海外國民匯款。經濟上困境也牽動政治衝突,科索沃的獨立,仍是問題重重。 李曉儒、張國樑 編譯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