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升溫,以四川省的本土確診最多,新增了132例,省會成都政府下令,市民從1日開始「原則在家」,而且一連4日,民眾都要進行核酸檢驗。而考量到疫情升溫,廣東深圳,在昨(31)日晚間宣布,從今天開始非必要不准離開,等同於是準封城模式,有台商坦言,因為生產中斷、物流和原物料卡關等問題,恐怕對產業有所衝擊。
香港和南韓疫情失控,但兩邊的處理方式不同。香港將在3月實施全民強制篩檢,網路更傳聞即將封城,結果引發超市搶購潮。至於南韓,則鬆綁防疫規定,到餐廳酒吧不需要出示疫苗護照或篩檢陰性證明,當局將把醫療資源用來照顧高風險族群。
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經進入第3個年頭。針對兩年多來各式各樣的防疫措施,除了醫學界之外,也有經濟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做觀察。包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史提夫漢克等人,分析各方的數據後得出結論,認為各國程度不等的封城措施,對降低確診者死亡的機率,其實沒有顯著的效益。但卻要整個社會,付出難以估算的經濟與社會成本。
歐洲疫情升溫,有891萬人口的奧地利19日新增1萬5809例確診、創下新高。奧地利總理宣布,從下週一開始全國實施封城,10天後會進行狀況評估,最多維持20天。奧地利成為歐盟第一個重新實施完整封城措施的國家,民眾除了上班、購買生活必需品和運動之外不得離家。
歐洲多個國家疫情大反彈,荷蘭政府12日宣布,由於確診數持續攀升,因此從當地13日晚間起,實施為期3週的局部封城措施,這也是西歐國家今年入冬後第一個宣布封城的國家,但卻引發民眾不滿,與警方在街頭爆發衝突。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越南胡志明市在日前解除三個月的嚴格封城限制。但因為封鎖期間,900萬民眾只能關在家,沒有工作收入,導致一解除封鎖,有上萬名勞工離開胡志明市,讓本來的缺工問題更加惡化。
澳洲雪梨名義上雖然全面封城,但針對疫情重災區防疫限制特別嚴格,其他區域則相對寬鬆,出外甚至不強制戴口罩,形成西邊強硬封鎖街道冷清,東邊海灘卻人潮洶湧,「一城兩制」的特別現象。
孟加拉從上個月開始封城兩週,但是上週五突然宣布,所有外銷工廠星期天要恢復上班,於是大批工人急忙從各地農村趕回城市,偏偏封城期間大眾運輸幾乎停擺,政府又沒有做其他安排,許多人被迫長途跋涉幾百公里,渡輪也被擠爆。大批孟加拉民眾搭乘渡輪,準備返回斯雷納加的工作崗位,上個中旬伊斯蘭宰牲節時,政府准許民眾放假返鄉團聚,但因為疫情再度攀升,23日起繼續實施兩周封城,只不過封城還沒結束,當局又在上周五晚間突然宣
澳洲雪梨封城進入第六週,政府派出大約3百名軍人協助執行封城令,確保確診者乖乖待在家隔離;法國則是因為推行健康通行證,引發民眾不滿,超過20萬人上街抗議;泰國民眾不滿政府防疫不力,紛紛開車、騎車上街表達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