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人行道老舊破損,常引來民怨,桃園市政府投入5年15億預算,打造友善人行環境,近來用紙模噴花地坪取代鋪設傳統地磚,希望縮短工期,減少影響民眾通行的不便,但有少部分民眾反映感覺較濕滑。 以混凝土打底,再鋪面上色,桃園市營造友善人行道,近來用紙模噴花地坪取代鋪設傳統地磚,希望縮短工期,減少影響民眾通行的不便,而民眾對於仿地磚人行道反應不一,有的認為喜氣,也有少部分反映感覺較濕滑。 實際採訪行經的民眾,有的人說:「這樣很好呀,它寬度夠,就不會覺得陡啦、不平。還不錯這次辦得很好,這種不會滑。」 也有民眾表示:「跟一般的路一樣,如果鞋底不是平的,就不會滑倒。如果鞋底是平的,然後用衝的就會滑倒。」 過去因為桃園市人行道老舊破損,還有車輛開上人行道影響通行,造成民眾不滿。市政府自107年度起,投入5年15億預算,打造友善人行環境,但因為傳統透水磚成本貴、施作工期長,又容易因輾壓造成地磚密合不整,而管線施工破壞磚面,回復品質也不佳,因此改採耐磨性佳、圖案色彩多變化的紙模噴花工法。 桃園市養工處主任秘書張育維說:「以前那個透水磚的施作方式,它的工期比較長久,因為它的工序上比較繁複,最主要還是考量到影響商家或住戶的進出需求。」 而對於少數民眾反應噴花地坪防滑不足一事,市府回應已著手檢測,若防滑系數不足會加強防滑,也參考其他五都現行作法,做後續檢討改進,讓行人通行更加安全。 詹淑雲 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