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地震監測研究 中央大學團隊進駐花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強震後,為了了解地形變化與地震活動之間的關聯,中央大學研究團隊特地進駐花蓮,進行監測研究。並將選定民房、學校等70處,設置地震偵測儀。希望未來研發地震預報系統,爭取黃金逃生時間,減少地震帶來的傷亡。 研究人員將紅色地震偵測器、埋入土裡,再接上電源線及汽車電瓶發電,只要一有地震,全都會被這台感應器記錄下來,另外還有這台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PS,可以精準推測、淺層大地震發生的確切地點。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郭陳澔拿著感應器解說:「接收器我們插在泥土裡面之後,接線會接到這裡面,這裡面就記錄了它的地震波型。只要有地震動的話,它都會記錄下來。」 由於花蓮在六號深夜發生強震,而且餘震不斷,為了了解地形變化與地震活動之間的關聯性,中央大學研究團隊特地進駐花蓮,將在民房、學校、民宿、機場等70處,設置地震偵測儀,預估一個月後,包括餘震分布及地層構造等,都能一覽無遺。 郭陳澔表示,「它的作用基本上有點像是做X光,我們把花蓮市整個下面照一遍,然後看它到底長得什麼樣子,有沒有破碎帶、有沒有斷層。」 研究團隊表示,花蓮的地震測站只有花蓮氣象站、明顯不足,有必要增加人工測站,之後也會丟海底偵測。前年台南大地震發生後,研究團隊也曾進駐研究。未來若能研發出地震預報系統,就能爭取黃金逃生時間,減少地震帶來的傷亡。 綜合報導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