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限期升等" 遭質疑"重研究.輕教學"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許多大學都有「限期升等」的規則,例如助理教授沒有在8年內升等,校方就不再續聘,卻也造成大學教師「重研究、輕教學」的普遍現象。
曾發起野草莓抗爭的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沒有在8年內限期升等,去年遭台大決議「不續聘」,已採取行政救濟,引發關注。立院周五舉行公聽會,探討升等制度衍生的高教亂象,全教總和高教工會都批評升等、評鑑,其實和教師適任與否,本沒有高度關聯。
==高教工會秘書長 陳政亮==
許多案例顯示升等的複雜性
跟不適任之間並沒有關係
沒有關聯
而且經常我們問一個人
你怎麼沒有升等
我們第一個經常問的問題說
你得罪了誰
人際關係很重要 對不對
工會也擔心,「限期升等」會扼殺大學校園的思想與學術自由,因為部分助理教授為求升等,只好服從校方,造成集體噤聲的風氣,但校方代表則反對政府出手干預大學運作。
==台科大副校長.科技大學校院協會代表 朱義旭==
這個學術自由是
政府盡量不要去干涉大學的運作
特別關於升等這一部分
==清大教務長 戴念華==
老師在八年裡面
你並沒有辦法達到一個
研究上面的要求
我想也是個人需要檢討的項目
不過,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坦言現行的升等制度,的確會造成大學教師「重研究、輕教學」的現象,因此教育部將研議修法,消弭爭議。
==教育部次長 姚立德==
不要只有太偏向研究或論文
這樣對我們整個大學發展
也一樣會有所偏廢
立委指出,限期升等,大學法第19條給予校方有權不續聘,教師法14條則規定,除非教師有重大情節,才能認定不適任,否則不得隨意解聘,兩法相互牴觸。高教工會和立委都擔心教育部只修教師法,放寬不續聘的標準,教育部回應,兩法都會修訂,取得平衡。
記者 黃怡菁 郭俊麟 台北報導